第102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朱怡成对这把火铳还是比较有兴的,自得到之后还亲自试用了一下,虽然它的准头不怎么样,二十步之内还马马虎虎,过了二十步这铅子就不知道飞哪里去了,而且每次装弹、射击都需要一套复杂的流程,从单一武器的角度来看还不如一把弓箭来得方便。
但朱怡成心里非常清楚,未来毕竟是火器的时代,只有火器才能取代如今的冷兵器。当火器的大规模运用和展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就是冷兵器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的那一日。
眼下,朱怡成已经在让人以这把火铳和查抄到的鸟枪等火器为原型进行研究和制造,不过这个计划才刚刚开始,什么时候成功,什么时候又能获得合格的火器,这还是一个未知。但他相信只要有好的开始,那么必然会有好的结果,何况还有他几百年后的眼光在呢。
正当他拿着火铳把玩着,思索着如何改进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不一会儿李娟儿带着董大山走了屋。
“洪爷真是神机妙算,果然有人心怀不轨。”
董大山佩服地说道:“在下安排的人刚回报,现赵济世的儿子赵国元一刻前偷偷摸摸从后门出了赵家,趁夜往码头那边去了,您看要不要立即拿下?”
第oo83章决定
防人之心不可无,朱怡成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虎躯一震对方纳头就拜的场面,除非他的实力能够达到和大清王朝直接抗衡的地步。早在请宁波六大商家吃饭之前,朱怡成就清楚这些人是不那么好相于的,就算他拿出十万分的诚意,对方也不可能凭着几句话就投靠于他。
如果能够直接用强,朱怡成也不会花这么多心思。毕竟这些商家不是普通人,用强非但起不到效果,还会导致一些意外生。仔细考虑之后,朱怡成才决定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先请他们吃饭,然后在饭桌上表明自己的态度,至于对方最终会怎么选择,那就看对方怎么想了。
“只有赵济世一家?”
对于董大山的回报朱怡成并不意外,想了想后问。
“暂时就他一家,不过洪爷您放心,其余几家都有人暗中盯着,一旦有举动绝对逃不过我们的耳目。”
微微点头,朱怡成考虑了一会儿道:“暂时不要去动赵国元,盯着他看看他去码头找谁,等他回去后就把接头的人给我悄悄拿下!”
“明白了,我这就去安排。”
董大山应了一声,转身急急离去。
当赵国元带着赵济世的书信前去码头的同时,其余五家的当家人并未休息,各自在家中考虑着朱怡成和他们说的那买卖。
商人是逐利的,但商人的逐利也要考虑风险,这点叶国基说的很是明白,归根结底还是朱怡成的实力并没有达到这些商人敢于投资的地步。可眼前他们这些人都在朱怡成的手里捏着,虽然宴会上朱怡成和颜悦色,说话也好商好量的样子,可别忘了他可是打下宁波城的大反贼。如果直接拒绝的话,谁都不清楚朱怡成会不会当场翻脸,思来想去,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稳妥的方案,那就是暂时拖一段时间再说。
对于朱怡成提出的三点,前两点各家配合没太大问题,无论是稳定宁波市场还是向外购粮,这些事都是正常商业手段,就算是做了想来清廷也挑不出毛病。要知道他们这些人不仅是商人,同样也是宁波当地人,在这种情况下能为宁波当地百姓做点事,任何一个当政者为考虑民心都不会秋后算账。
关键就是第三点,这也是他们纠结的主要原因,因为一旦答应下来就等于和朱怡成捆绑在一起了,如果过不了多久朱怡成兵败,那么仅凭这条无论是谁就是个满门抄斩的结果。
这个赌注太大了,赌输的概率也占了大多数,谁敢冒如此风险呢?
可唯独有一人思来想去越想越动心,这人就是宴会后和众人一起离开的王樊。王家和包家还有赵家主要做的是航运,但在这三家中王家的力量并不算强。包家是拥有船只最多的,北洋航线主要捏在包家的手里,至于赵家么,除了在北洋航线上分了一杯羹外,还拥有南下的台湾航线和南洋航线,其实力并不比包家小多少,何况赵家还搭上了闽浙总督的线,在这方面更不是王家能比的。
王家的地位在三家中最为尴尬,向北有包家的垄断,向南又有赵家在前,王家夹在中间,如不是靠着当年前一代家主的影响力,恐怕早就被挤出三大家了。
一直以来,王樊总在琢磨着如此打开局面,重振王家在商界,尤其是航运的地位。如果长期这么下去,那么王家的没落是注定的。在这种情况下,王樊怎能不忧心忡忡?
所以,朱怡成的提议说出口后,在场最为动心的就是王樊了,只不过他并没有表示出来,把心思深深藏在心底,装着和旁人无异。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王家和其余几家不同,虽然从表面上来看,王家作为宁波的六大家之一都是宁波的商业大家,可实际上王家祖上是干过海盗的。明中期,倭寇袭击东南沿海,浙江更是重灾区,那时候的倭寇说是日本的浪人,可实际上其中中国人居多,很多人都是沿海地区活不下去的老百姓,跟随着倭寇干这种没本钱的买卖。
王家先祖曾经就是倭寇中一员,只不过运气比较好,当戚家军崛起时,王家的先祖就离开了倭寇队伍,跑到了舟山群岛当了个渔民,之后又入伙当了海盗,还混成了一个小头目,几代传下来,直到明末时期跟随当时的头领被朝廷招安。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