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年入伍我听科长的话每星期坚持写3篇日记(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1978年,初中未毕业的我参军到了部队,却被挑到组织科当了一名打字员,我却经常看不懂领导们送来的手稿,科长让我每星期写3篇日记,不曾想我因写作提干,正团级退休。
玉不雕,不成器,人不学不长进。
我是196o年出生的河南农村人,由于小时候家里条件差,家里排行老三的我,尽管很想上学,但初中没有上完就辍学回家,跟着大人们一起种地。我家里4个女娃,老五才是男孩,因此,我们大一点的女娃,也跟男娃们差不多,啥活都干。
1978年春,部队来我们公社征兵,除了男兵外,还给我们大队分了2名女兵指标,我大伯是大队会计,大队领导距离我们家不远,知道我妈去世的早,家里4个娃,当有女孩子当兵的指标时,大伯就把我们家的情况给领导们讲了,为了让我走,大伯还说了不少好话。
后来,我顺利验上了兵,2月底到了部队。
没想到,一到部队,司务长就给我们了6。5元的津贴,这么多的钱,我在家里见不到这么多的钱,我留下买信封、邮票和洗漱用品的钱,其余全部攒起来,两个月给寄里一次钱,一次寄回去1o元,父亲在回信中说,这1o元钱,可真顶用,够买油和盐等生活用品的钱了。
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我们分到了山沟里的一个研究所的勤务连,不久,组织科把我调去,当了一名打字员。
听科里的陈干事讲,科里的老打字员年底就要退伍了,机关想挑一个新兵上来,早点来熟悉情况,组织科是研究所机关出大材料的地方。
我挺纳闷的,我的学历并不高,为啥调我当打字员,陈干事说,当初挑兵时,他们看了新兵连搞的一次征文活动,机关干事们看到了我们写的文章,而我的那篇虽然有学生腔,但字迹清透,文章还算文理通顺,于是就挑上我了。
在部队,但凡有一点稍稍突出的地方,就会被重用。
机关办公楼里,每一个机关部门配有一个打字室,打字室里一般有一到两个打字员,我到组织科的时候,打字室有两名女战士。
一进打字室,就听到了打字员熟练的操作着打字机,那“吧嗒”
“吧嗒”
的打字声,很有节奏感。
然而,我一看打字机,头就大了。这东西就是一架小小的铁制机器,上方有一个圆圆粗粗的滚筒,滚筒上卷着一张深蓝色的纸,打字员每打一个字,按动打字手柄,从下面一个密密麻麻装字的铁盘里,快捷地挑上来一个钢字,吧嗒一下打到深蓝色的纸上。
打字员非常熟练地叭叭地敲击着手柄,“吧嗒”
“吧嗒”
没有间隔,每打满一行就会听到“警告”
铃声,手动换行出的“嘎嘎”
声,和字盘左右滑动时的唧唧声交织在一起,金属的声音就像射击瞄准时击的声音一样,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
中午休息的时候,我一个人坐在打字室里,轻轻抚摸着打字机,注意到打字机下面装着钢字的铁盘里,所有的钢字都是反着的,我试着敲打了一下,字盘里的一个字模,便吧嗒一下敲在滚筒上的腊纸上,腊纸上的却是正的。
但是,我一看字盘,头都大了,上午老兵打字员给我说,字盘里的常用钢字有245o个,旁边还放着两盒备用字,加起来约5ooo字左右,够日常办公用字需要了。
事非经过不知难。
老兵姐姐说,要想打好字,先的一条就要记住所有钢字的内容和位置,这非常重要,要不然你一上午也找不到几个字。
为了加强记忆,我便在晚饭后,装上一张新腊纸,把所有的字和标点符号,按字盘中行和列的顺序,一个不拉地打在腊纸上,然后油印出十来张,往打字机旁、宿舍各放两张,只要有时间,我就拿出这张字盘表反复记忆其中的内容,大约十多天时间,我差不多都知道字在字盘里的位置了。
然而,一天,我试着把陈干事送来的一份材料打下来时,却遇到了另一个拦路虎。陈干事的字体写得有点潦草,许多字不认识,认识的字组成一行兔子,又常常读不太理解啥意思,一上午过去了,我才打完一页信纸的内容。
正当我望着陈干事的手稿种上愁眉苦脸时,张科长走了进来,他看到我愁的样子,很快明白我的难点在哪了。他就说,你刚来,看的东西太少,尤其是对机关公文的语言特点和每个干事的写字风格不了解。
没关系,这很正常,凡事都有个过程,你也别着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看,多想,熟悉了就好了。
科长说,从今天开始,你每个星期写3篇日记,记录一天的工作、生活和感受,也可以和别的同志多交流工作体会,科长还说,我写的日记他可是要检查的。
一个星期后的一天,科长真的把我叫到他办公室,询问了我日记写的情况,我知道他今天要检查,就提前把日记本带到了打字室。
科长看了一会我的日记,说不错,刚开始写能写成这样,不容易。但我知道自己写得太简单了。这时科长递给我一本书《怎样写日记》,说你下去以后,多看看,更重要的是多练习,目的是培养观察、思考和动笔的习惯,下星期我还检查你的日记……
要想把事情干好,就要不厌其烦,耐得住寂寞和枯燥。
机关干事起草的材料,我们辛苦大半天,才把他们敲到腊纸上,如果出现打错字,还得用的涂改液,在腊纸上错字处覆盖后,再在此处打上正确的字,之后,再油印出来送给领导审阅。
但是,干事们起草的材料从初稿到定稿,往往要逐级呈报给老干事、科长、部里的副主任、主任以及所长审阅,其中每一步的审阅,都可能会被修改得面目全非,而每一个领导修改后,原有的腊纸往往不能再用,只得重新再打一遍、再印一遍。一篇稿子往往要反复五六个来回,要消耗掉很多的打印纸、腊纸和墨汁。
一天晚上九点多了,我们还在打字室忙着,科长他们也在加班,准备第二天会议长的讲话材料,他来到打字室,一看我就笑了。
原来,我和老兵姐姐一起在油印已经修改和定稿的材料,在推墨印刷时,不小心把墨弄到了手上,结果给蹭到了脸上,把自己变成了黑花脸……
后来,打字的业务总算熟悉了,科长便盯着我写日记,一天他对我说,让你写日记,你自己不能为了写而写,要在写的过程中思考,我为什么让你写,你写什么,怎样写,写到啥程度,每一篇日记不能和以前的重复,重复了就没价值了,要善于挖掘每一篇日记的不同点,触类旁通,日记要写出新意。
科长隔三差五地检查我的日记,我也逐渐地感到,自己在完成日常打字任务的过程,渐渐地吸收干事和科长们写文章的思路、语言特点,尤其是部、所长们改的材料,常常让我受益匪浅。
1979年的一天,我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写了一篇官兵人生修养的言论稿,用上了平常写日记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尤其是科长经常的提醒。
我写完后请科长指导一下,没想到科长看后竟认真地看了我一眼,说没想到你会抓这个点来写,总的感觉论点论据论证都全了,但还有些不足,接着,他一一指出了存在问题的地方。
后来,这篇稿子在科长两次帮我修改后,刊在了《军委装甲兵》报上,稿子一经见报,所长给我们部的领导说,想不到你们的那打字员小乔,文笔还不错,要重点培养啊!
稿子见报,我十分高兴,也大大激了我学习的兴趣,我一边跟着机关干部上了文化补习班,争取早上拿到高中文凭,一边在业余时间写稿子,198o年,我又有3篇稿子见上报,还被所里评为自学标兵。
1981年5月,我被研究所推荐参加了装甲兵部的预提干部集训,集训结束后,我被任命为勤务连排长,但人在组织科帮助工作,这时候打字员的工作我已交给了新同志。
但写日记的习惯我一直坚持下来了,坚持写日记,让我学会了思考和写作,也让我走上了以笔为生的机关干部之路。
之后,我在研究所工作了24年,历任干事、副科长、科长、协理员等职,2o1o年从干休所政治委员位置上退休。
当初,科长让我每星期写3篇日记,渐渐地从被迫变成了习惯,写日记让我受益匪浅!
习惯的力量十分强大,它能改变人生,也能成就人生。
良好的习惯是通向成功的铺路石,不良习惯则是人生的绊脚石。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