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不冒烟的森林火灾(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孟广林急得整宿睡不着,带着人去摸排调查,现生丰产林外围有2ooo多亩杨树叶子全部被啃食,只剩光秃秃的树枝。
林子深处也有几千亩生重度虫害,每棵杨树有六成叶子遭害虫啃食。
从山上远远看去,生丰产林全是灰色树杈,和周边的深绿的杂草形成鲜明对比。
驼山林场遭了“虫灾”
的消息不胫而走,几个生产队之中流传着各种谣言,有人说那些虫子吃光了树叶就要祸害庄稼,又有人说身上落了虫子就起红疙瘩,可能会让人生病,更离谱的是,有些村民说这是驼山的山神、土地爷怒了。
这些谣言的直接后果就是,有农民提意把糟了虫害的树都砍掉。
这生丰产林是林场的宝贝疙瘩,一百多个职工多少个日夜的照料才存活下来的,怎么能让人肆意破坏?
孟广林赶紧向上级报告情况,他是共产党员,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决不相信什么鬼神怒的谣言,认定了这只是一种自己不知道的虫害,要不然怎么其他新栽种的一万多亩混交林就没事?
省林业厅立刻组织专家组前来调查,很快就给出了结论,这是一种名为“杨小舟蛾”
的害虫。
这种虫子特别能繁殖,每个虫子可以产卵2oo个左右。
第一代个儿大,一个月就能繁殖到第三代了。到十月份它就下树了,需要越冬,所以比较严重的时候就是6到8月份。
另外,杨树上还有一种褐边绿刺蛾的幼虫,这种虫子俗称“洋辣子”
。
这种虫子喜欢躲在叶片背面,长得花花绿绿的,身上那些绒毛特别厉害,一旦落到人身上,那疼痛就像刀刻在了手臂上一样,整条胳膊一直到腋窝,都是钻心的痛;然后回生出密密麻麻的红疙瘩,半个月后才消失不见。
老专家说生这种虫害,主要原因还是生丰产林的树种过于单一了。
按照科学经验,一个区域内同一个物种不能过15%,否则生病虫害的可能性就会很大,而不同的树种在一起可以起到虫害的相互抑制作用。
其实这个也好理解,保持区域内生态多样性,就会吸引不同的鸟儿和昆虫,形成以虫治虫,以鸟治虫的特性,所以解决杨树虫害的根本办法,还是要砍掉大部分杨树,替换上其他优质的树种。
然而在那个年代,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这些生杨经过3年的培育,已经长到比人还高了,树干直径到了五厘米,最多再过5年就能成材,谁也舍不得砍掉。
专家临走前给出的替代解决办法,就是打药。
给林子打药不是什么稀罕事,他们林场成立之后,年年施肥打药,仓库里成堆的“六六六”
药粉。
大家都是把成袋的“六六六”
粉往山上扛,经常是汗水浸透到药粉里,再顺着背流下来,刺鼻的味道呛得眼泪直往外流。
那种药粉要使用老式的手摇喷粉器喷撒,白色的药粉弥漫在树林里,人根本喘不过气来。
不过这次要治的虫害,“六六六”
药粉却不对症,专家让喷洒敌敌畏。
那时候敌敌畏才刚问世没几年,咱国家也是才刚引进这种外国农药。所以大家对这种有机磷杀虫剂的认识还很浅,专家让用就赶紧打报告申请调来了一批。
也正是这种剧毒农药,因为操作不当险些闹出人命,影响了林场和牛家堡的和睦关系。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