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林场的第一次改革(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老耿沉思了一下,他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不得不拿过日记本来,找到相关内容一行行地读了下去。
时间似乎凝固、倒流到了1981年,空间变换到了将军岭那个简易的石头屋子。
那年12月8日,老耿蜷缩在被窝里,听孟广林的收音机里播报了一则新闻,说福建一个公社的农民,承包了一座荒山,建立了全国第一座“家庭林场”
。
他雇人在山上种了37万株杉树,9万株马尾松,还有15万棵杜仲之类的药材和几千株柑橘、香蕉等果树。
新闻里那些“以短养长”
“取之以山,用之于山”
的说法,让孟广林忍不住翻身而起,披上衣服推门而出。
老耿不知所措,也穿好衣服跟了出去。
满天星斗之下,驼山林场如同一个安卧长眠的巨龙。孟广林沉思凝视着前方,却对老耿说:“你来对了地方,却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当时林场里已经开始讨论这种模式的可行性,人们已经见到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后的显著变化。
大家想象着,如果林场把山地承包给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过上好日子。
驼山林场领导班子决定,四分之三的面积统管经营,主要抚育生态公益林,四分之一的林地拿出来做承包经营试点。
林场除留用管理和护林人员外,其余职工基本上落实承包经营政策,不再安排工作,事业单位身份不变。
承包合同上规定,山上的大宗收益主要归林场,马尾松、油松、刺槐等林木全部归林场,新栽种的生林木8o%归林场所有。
其他入药材等零星经济作物归承包者,承包者负责养护抚育现有林木,任何砍树伐木行为都要上报林场,取得上级林业部门许可之后才可以行动。另外,为了保证现有林木的生长,林场还要针对林木的生长量做出奖惩。
对于林场来说,这是一个开源节流一本万利的政策,反正他们主要收入是经济林的木料,在这批木材成熟之前,与其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养护,不如把林下的土地承包出去管理。
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很残酷的事情,在城里的职工还不知道下岗为何物的8o年代,林场职工已经先尝到了“分流”
的滋味。
不过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这是一项解放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人们在承包的土地上劳作,多劳多得十分公平。
如果老耿不是来到了将军岭,而是分到其他岗位上,说不定在当年借承包的机会转换了事业编身份,哪怕是分流去给承包者当工人,顺应时代的潮流,这时候应该也有不错的养老待遇了。
可他偏偏来到了将军岭,这一万亩山林被规划为母树林,属于生态公益林,说是归林场统管,又相当于没人管的地盘,林场能记得每月按时给耿卫国工资,已经是沾了孟广林的光了,谁还会操心给他解决身份编制问题呢!
承包林场可是一个大事,动辄几百、上千亩的林地,光承包费也要几万元。在那个万元户都是大新闻的年代,这对出一天工才赚一毛钱的普通农民来说,就像是天文数字一样。
最终林场降低了承包门槛,最低的一百亩也能承包,人们东挪西借拼凑出钱来签了承包合同。
他们干的事情孟广林不陌生,就像他当年来驼山创建林场一样,这些承包者第一步雇佣工人,在山里建上砖房、土坯房,修上便捷的公路,开辟土地种药材种果树或者搞养殖。
农民的智慧是把土地的利用挥到极致,他们每天巡视林地抚育森林,在完成林场任务的基础上,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那现在呢?这些林子还在个人名下承包着吗?”
苏望追问了一句,他很吃惊,原来每天经过的那些林子都是承包给个人的?一个人拥有一片山林,这是多大一笔财富啊!
老耿笑了:“当时的承包合同最长的也不过3o年,那些林子早就都收回来了,咱林场,不亏!”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