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千户是几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九十章许都事件(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海宁的安定,也吸引了周边逃难的百姓。越来越多的百姓逃往海宁,钟君义不能坐视不管。

钟君义本打算组建一个成衣厂,以工代赈,建成衣厂自然需要缝纫机,在便宜大哥张6羽的努力下,缝纫机在东明已经批量生产。

第一批缝纫机运到海州,在海州装船,从海路运输到杭州,再从杭州运到海宁,可不想在杭州被扣押了。

扣押顾三麻子的船的是浙江巡抚董象恒,董象恒刚从福建右参政提拔到浙江巡抚,可谓是连跳数级,福建是郑芝龙的势力范围,董象恒能从一个右参政提拔为一省巡抚,怕是郑芝龙出了不少的力,扣押顾三麻子的船,只是因为没有挂郑家的旗。

郑芝龙想把手伸向浙江,一是让儿子郑大木拜江南大佬钱谦益为师,二是派四弟郑鸿奎带领船队进入长江,打压江南船主沈淮扬。

相传沈淮扬与沈一石都曾经是大明初期传奇富翁沈万三的后代,沈万三的传奇故事中最着名的就是相传他得到了一个聚宝盆。但其实沈万三的聚宝盆就是他的生意经,沈万三的生意经就是想办法成为官府买办,帮官府处理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从中谋取私利。

沈万三是朱元璋的买办,对建立大明朝立下汗马功劳,可最后因为朱元璋不能容忍一个富可敌国的商人,最后被抄了家。

沈一石也因为改稻为桑的缘故,与浙江布政使郑泌昌狼狈为奸,炸开新安江大堤,最后又是被抄家。

改稻为桑后,沈家借着帮助江南士绅走私丝绸,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又重新拥有一个庞大的船队,船队驻扎在松江,这也是为什么江南的布匹都要到松江转运,而名叫松江布的原因。

沈家作为官府买办,依附的自然是朝廷,所以就算是家财万贯,武力值都不是郑家的对手。所以一直龟伏在松江不出。一直等到后来鲁王朱以海在杭州监国,才投靠鲁王。与郑芝龙扶持的唐王朱垏键建立的南明隆武朝分庭抗礼。

沈家是官绅买办,始终是控制在官绅手中。而郑家不同,郑家有强大的海军,所以才有努力培养买办官绅。等到大明快要覆灭,郑芝龙还动起了买办朝廷的心思。

但无论是郑还是沈家,都是朝廷买办,官商勾结的代表,这也是钟君义当初宁愿选择顾三麻子而不选择沈淮扬的原因。钟君义已经有了山西甘家,巩义康家,以及杨家为自己的助力,如果再加上一个沈家、郑家,内部矛盾肯定会成倍增加。

按说沈淮扬的实力比顾三麻子强上不少,如果有沈淮扬加盟,浙江不会成如今这个局面。郑家恐怕想插手江浙,都有掂量掂量。

如今郑家想插手江浙,而钟君义也打算在浙江布局,如此一来,势必产生冲突,而扣押东明的货船,就是导火索。

而钟君义的海军成立才不过半年,别说造出大船,就连水手都还没有训练到位,想要和郑家硬抗,怕是还不具有这个实力。

没有实力,但也不能认怂,钟君义打算去杭州进行交涉。毕竟这些缝纫机对浙江的布局实在太重要。

几天后,当钟君义来到杭州,而此时浙江巡抚衙门里却来了几位客人,董象恒虽坐在主位,但正襟危坐的对客座主位的人说“四爷,按照您的吩咐,我们扣押了顾英顾三麻子的本名的船,可顾英交代,这几船货都是东明钟家的,这东明钟家这两年异军突起,虽说钟家老大只是一个守备,可他的儿子钟二是个狠角色,打的闯贼建奴四处逃窜,就连皇上都不看再眼里,俨然有一种与大明分庭抗礼的态势。我们这样得罪他,会不会…”

下的一个弱冠少年站起来拱手说“董大人无须担心,我们要你扣押这几条船,只不过是想和钟家做笔生意。”

董象恒不解“大公子,要想和钟家做生意,我听说钟家在江南的生意都是交给山西甘家打理,老夫上任江左巡抚不久,甘家少主甘茂林就前来拜访过,若大公子想要和钟家通商,老夫愿意替公子引荐,何必要扣押钟家的财货?”

少年说“董大人有所不知,我们要的东西,如果按照常规,钟家肯定不会卖给我们。”

董象恒说“大公子莫非要卖钟家的火器?”

少年说“正是,大木听说钟家二公子之所以能够打败建奴,靠的就是有强大的火器,同样口径,他们的火炮射程比建奴的远一倍以上,曲阜一战,钟二公子只用一次爆破,就炸开了曲阜城墙,为此还流传出钟三公子是雷震子的传说。有如此犀利的火器,钟家取得如今的地位,也就不在话下。”

董象恒听了非常心动,若是真的能从钟家卖到火器,若是能够装备一些给自己的抚军,到时候还会怕那些造反的刁民。

历史上董象恒今年就会因为剿匪不力,被朝廷弹劾而下狱。而造成他下狱的事件就是浙江东阳的许都起义。

许都是大明前朝左都御史许宏钢的孙子,书香门第,他提出了均田均赋的起义口号,在浙江很快就展壮大。

许都本人也是几社成员,所以得到了很多几社成员的资助,其中就有几社的四公子中的徐浮远,陈子龙。

而之所以没有成事,都是因为崇祯十六年,生了一次特大的瘟疫。

许都提出均田均赋的口号,这在浙江这个土地兼并特别严重的地区,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除了没有提出要革命,和后世我党最初提出的口号如出一辙。

要知道,在我党革命初期,也提出了要均田均赋,伟人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之后,起初也确实如此实行,但到最后,伟人就现了不妥。

至于为什么?还是因为中国农民良莠不齐,同样的土地,在不同的人手里,种出的庄稼产量高低相差很大。

不要认为中国农民天生就会种地,地主之所以会成为地主,很多原因就是因为地主会种地,经过数代的积累,开始向书香门第转变,最后成为士族门阀。不然你地都不会种,卖这么多地,还不得亏死,这在文盲率极高的封建社会提现的尤为明显。

喜欢大明千户所请大家收藏大明千户所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