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隔壁班暗恋我的小二哥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石钟山记(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

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

,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

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

的“人”

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

的行动。他亲“访”

遗踪,亲“扣”

其石,亲“聆”

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声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

,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

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

,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

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

和对李说“余尤疑之”

,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

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

一“笑”

,一“简”

一“陋”

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

),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

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

),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

扣石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

,“因笑而不信”

,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

,“余尤疑之”

。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

),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

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

,地点是“绝壁下”

。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

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

鹘鸟的“磔磔”

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

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

的时候,忽然“大声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使“舟人大恐”

,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