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大户人家(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见她安排得井井有条,赵延桐也不再多问,冲苏云谷给了个赞许的眼神,一人拎起一个袋子,带着他们进了杂物间。
将海鲜干放下之后,他也没立刻出去,反倒是领着人到了墙角的架子边上。
“糖和相框都在这里,过来看看满不满意?”
徐雨溪满脸兴奋地凑过去,“这糖的颜色真好。白砂细细嫩嫩,红砖是很漂亮的浅褐色,味道也好闻,是很浓的甘蔗香甜味。”
“红糖砖在空气里放久之后,颜色会慢慢变成红褐色或棕褐色。这是正常现象,不是坏了。”
赵延桐转业之后,在公社的糖厂上班。
每年的春节前后,糖厂就会分糖,职工可以按两角钱一斤红糖、三角钱一斤白糖的价格,购买拢共十斤的量。
他是干部,可以买十五斤,和家里人商量之后,买了十斤的白糖、五斤的红糖。
除了糖厂有购糖份额之外,他们生产队也种了些糖蔗。
到了年底,同样会给家家户户分糖,因而家里是不怎么缺糖的,多余的都是分送给身边的亲戚朋友。
早些年苏云谷孤家寡人,回老家的机会少且时间往往凑不上,糖的事情向来跟他搭不上关系。
如今结了婚,情况自然不一样。
“太好了。省着点吃的话,明年就不用为糖的事情愁啦。”
足足便宜了一半的价钱,而且还不要票,这种大好事谁遇上了能不乐啊!
当然,她知道赵家也要留些糖给别人,自然不会狮子大开口咬掉一半。
只要加起来能有个两三斤,就够她偷笑了。
结果下一秒,赵延桐的大手笔就让她有种天上掉馅饼,正好砸进了自己嘴里的感觉。
“两斤红糖,四斤白糖,够吗?还要分些给阿莹娘家和其他人。”
徐雨溪点头如捣蒜,这就是不缺糖的大户人家的气魄,“够够够,绝对够!”
糖的事情说定以后,三个人又齐齐转过头来看相框。
他们最开始的想法,其实是去百货商店买。
后来苏云谷突然想起,赵延桐有个亲戚在当木匠,还有个亲戚在玻璃厂工作。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找人帮忙传了话。结果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幸运地又省下了不少钱。
“相框的做工很好,玻璃也完全看不出来是有瑕疵的。”
相框有大有小,做了好几个不同尺寸的。
她试着用手摸了摸,木板光滑笔直,还特地上了油漆。
前面镶着玻璃,后面则用木板护着。木板四周用鞋钉紧贴着板面,别在了相框的里框边上,和前层的玻璃卡得紧紧的,看起来很结实牢固。
于是这天下午回去的时候,他们带的东西,反倒比那些在城里逛百货的人还多。
包裹里面,是严严实实收好的,无比珍贵的糖。
手里提的,是从大到小叠成一摞,用装水泥的纸板隔开包好的相框。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背上那两条又粗又长,外皮黑紫亮的甘蔗,出产地是赵家的自留地。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