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举国上下的肃清(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盛子恒应声。
姜芮所思考的事情,每一件都被他放在心上。这次前往边塞,他做足了心理准备。
军中异动,朝廷之上必然有人关注。如今辅空缺,六部人员变动,一时之间只剩下一些小小言官,敢在朝堂之上言。
这些言官这回说话,主要是面对皇上。摄政王盛子恒得到的盛宠太过,又拥有南下巡查和北上巡查的机会。
南下巡查的时候,至少因为江南大动,长公主和帝王都有了一定的名声。但是这回北上不一样。
北方的话将士颇多,本来就重武轻文,再加上摄政王盛子恒,恰巧又是武将后代出身。只不过侥幸被当年荣王收为义子。
这次一走,边塞将士和官员都对摄政王拥有相当大的警惕性,口口相传,百姓之间也会多关注在摄政王身上。
再这样下去,天下百姓和官员都只知摄政王,而不知皇帝。要是哪一天摄政王心怀不轨,亦或者摄政王名下的官员非要拥戴摄政王。那么朝堂之上年幼的皇帝能够阻挡这样子的摄政王吗?
要知道,帝王名下的将士几乎只有不怎么在战场厮杀的那些侍卫。调兵遣将,动用别的武将名下的士兵,到时未必能打得过摄政王。
他们的操心也不无道理。就连朝堂之上的,其他官员也都知道这个道理。
但是姜芮不在乎。
她现在的目的远过这些人的眼界。事实上她知道百官当中有人可以看得出她的一些目的,分析得了利弊。
她透过珠帘看着这群言官“自以为聪明,把所有的弊端先列出来。到时候说中了,就是你们早已经上过折子。说不中也只是无伤大雅,陛下颇为有能。”
但是做事不可能总是做十全十美筹划好的事情。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越是筹划的细致的计划,越是要快刀斩乱麻一样的去做。而只是给出大方向的计划,才是可以慢慢来做的。
姜芮现在做的很多事情,在朝堂上推行,多是大方向定下。
比如户部的税改。
再比如北上。
“自登基以来,陛下年幼对政事逐渐熟悉,尚没有多少手可以空出来,去巡查百官在地方的治理情况。吏部也不过只是批一些案牍,靠着白纸黑字,和户部所提供的税收、地方有无灾情来分辨一下百官做的如何。
“天灾是归官员管吗?天灾前的防御,天灾后的处理,这些才是百官需要管的事情。户部的税收有所增长,也要看天气时节以及是否动用了一些好的方法。仔细分辨才能知道官员是否治理有才。”
“至于贪墨、结党营私。这一类事情难道会写在案牍中吗?唯有被检举上来,朝堂之上才会知道这些事情。但是有多少百姓可以把这种事情告上来?”
姜泓听着皇姐的话,不由颔“三年后科举殿试之后,官员晋升,必须曾在地方为官三年以及以上。不可只在京中凭白晋升。”
百官哗然。
一群人听到这话,简直要愤起。要知道很多官员年纪不小。这辈子只求再往上爬一爬,临着离开朝堂好有个面子。
但是这条条款一出,大多数的官员仕途就此拦断,除非他们被降职出去历练三年再回来。
“知府是四品官,京中顺天府知府,比其他各地位高一阶。在往上三品官员朝上,在京城决定着天下大事。要是只知道埋头奏折子,一个两个总有一天如同坐井观天。”
姜泓在宫里就常常会有这种感想。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