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望子成龙学校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不过是区区一个把时辰未见,再见面时,两人的身份掉了一个头。一个是胜利者,一个是败亡者。龙德帝朱由镇更觉得讽刺的是,庶兄贞定帝朱由纯死前说的话,貌似全实现了。

  &1dquo;朱梁伪朝谋害昭宗皇帝,窃取大唐江山。今,本藩拔乱反正,匡复社稷。”李亚子是赢家,自然很有赢家的风度,问道:&1dquo;朱由镇,你有何话讲?”

  大梁朝是怎么来的?是武帝从唐昭宗手里抢来的。说起来,梁武帝的家史,并不是怎么光彩。最初,就是太监义子,一路拍马顺溜的做得节度使。直到联络了淮南,坑了晋王一把狠的后,才是在妖僧的惑言下,杀了唐昭宗自立为帝。

  梁武帝能得一个武字的谥号,除了家史不光彩点。那打仗本事还是杠杠的,要不然,也不能统一了中原地区。

  至于最后,梁武帝落个被子弑杀,那也是欺子太甚。

  先前,贞定帝朱由纯会干下此等青史留恶名的事。完全是由于梁武帝公爹扒灰儿媳妇,亲爹给儿子带了绿帽,才是让朱由纯在恼羞成怒下,愤而急怒的以杀泄恨。若不然,没个意外情况生,最后继承了皇位者,当仁不让的就得是梁武帝的嫡子朱由镇。

  &1dquo;大梁和晋藩争斗多年,朕&he11ip;&he11ip;我引狼入室,如今这苦果,分明是我咎由自取。你赢了,东京城落到晋藩手中。我这个输家,自然是引颈就戮。”一日天子朱由镇说话时,有几分强自镇定的样子。

  虽然,朱由镇想表现了,他的平静。事实上,他微微颤抖的手,还是泄漏了他的害怕与彷徨。

  &1dquo;哈哈哈&he11ip;&he11ip;”李亚子笑的得意,道:&1dquo;大梁伪朝废帝先带下去,严加看管起来。本藩择日昭告天下,已是匡复大唐社稷。”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是李亚子准备坐上了,他肖想已久的帝位,建立了他李家的大好河山。

  八月初二,天亮了时。

  东京城的街头,百姓们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1dquo;昨晚半夜,城里好像地龙翻身的震动。”

  &1dquo;嘘,瞎说什么?我分明是听得很马蹄声。像大军调动&he11ip;&he11ip;”

  &1dquo;&he11ip;&he11ip;别乱说,还有军爷守城呢。小心被抓着,进牢子里吃黑粮。”

  &1dquo;&he11ip;&he11ip;”

  百姓暗里,自然是议论纷纷。

  八月初三,东京城的普通百姓,完全勿需要猜测了。张贴的黄榜,从官府的印章上,就是大变个样。原来的大梁朝,换成了大唐朝。

  的年号,都是出炉了。从贞定四年,龙德元年,再到眼下的庆光元年。

  这一年,除了年号,就是皇位上的天子,也跟走马观花一样的变幻着。

  辰时,赵洪英在李氏邸宅的大厨房用了朝食。

  此时,赵洪英已经从李亚子身边调了出来,那刚到手不久的亲兵位置,也是落了空。当然,由于从龙的大功劳,赵洪英连升三级,跃过了队正、副都头,升到了都头的位置。

  步军都头,管了手下一百人。赵洪英在晋藩的升迁路,还是引得好些知情人,一阵眼热。

  升官了,又是领了一赏钱。赵洪英得到轮值的假期,就是牵着他手上的那匹马,去了京城赵府,探望了他的长辈们。

  赵府上,在这波的大动静里,自然是紧守了门户。

  赵洪英到了赵府时,见到了二叔公赵镇安,还有他的堂叔赵添禄。至于他的堂弟赵全贵,则是在衙门里坐镇,没回了府。

  赵洪英不客套,行了晚辈礼,道:&1dquo;我来看望太婆婆,还望二叔公行个方便。”

  &1dquo;一家子人,尽说外道话。”二叔公赵镇安摆手,笑道:&1dquo;你小子,尽管去看看。娘啊,这些天也想你这个曾孙儿。”

  赵洪英笑笑,回道:&1dquo;我也想太婆婆老人家。”

  &1dquo;东京城归了晋藩,光复了大唐的江山,藩主是要坐天子位。”赵洪英怎么说都是赵府的子孙,自然不会坑了自家人,他提点了知道的一二事,道:&1dquo;二叔公、堂叔,还有洪贵堂弟,不妨投效到天子任下。从龙要趁早,晚了,功勋不够高。”

  &1dquo;等看望了太婆婆后,我会回城外的大营。洪全堂弟没参军,东京城平静了,他随时能归府。”赵洪英讲明了事情后,笑道:&1dquo;我立了一点小功,目前升上都头的位置。如果二叔公、堂叔不嫌弃我职低官小,有什么事情尽可以放心吩咐。”

  &1dquo;我不在京城,太婆婆还得托给二叔公和堂叔多多照顾了。”赵洪英晚辈的姿态,自然是摆得低。他也诚心希望,他太婆婆在东京城的府上,能好好的享受晚年。所以,对于京城赵家,赵洪英是给出了非常信服的模样。

  二叔公赵镇安见着赵洪英这么一说,笑得高兴,道:&1dquo;你小子,会说话,能干事。二叔公不担搁你时间,赶紧去看望你曾祖母吧。”

  赵家太婆婆,让赵洪英从小是&1dquo;太婆婆”&1dquo;太婆婆”唤到大的。到了京城赵府上,也换不回那个文雅点的&1dquo;曾祖母”称呼。

  当然,就赵家太婆婆本人而言,也是习惯了听曾孙子喊一声&1dquo;太婆婆”。

  朝食,赵家太婆婆正用着时,就见了一声熟悉的话。老人家一抬头,望着从大门处走来的曾孙子,那是欢喜而泣。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