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红楼之综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甄应嘉会不会觉得他不诚心呢?

康和平静了一下,然而在开口之前还是怂了,“我母亲就是……跟太子妃熟识,甄姑娘去太子妃屋里了。”

康和一边说一边点头,想着这么一点点说也挺好的。

于是他说完,又用余光扫了甄应嘉一眼,却见甄应嘉没什么惊讶的表情。殊不知甄应嘉正在印证自己的猜测。

这么说康和真的是五皇子了?

将来五皇子继位的可能性又有多少呢?不过几个皇子里头,这一位算是甄应嘉最最熟识的了,就算只有一分的可能性,甄应嘉也打算给他活动到十分。

不过现在,甄应嘉决定显示一下自己的处事不惊,以及智商超群,还有就是跟皇帝的私交很是不错,会是一个很好的帮手。

小路上空无一人,甄应嘉扭头冲着康和笑了笑,“我来书院的第一天,你便知道我夫人是山长的孙女儿吧。”

康和点头,只听甄应嘉又道:“当日我便觉得你不同常人,后来……当然他们都没说漏嘴,都是我旁敲侧击出来的。”

康和释然,道:“当日我不是诚心隐瞒,只是……”

甄应嘉很是体贴的表示赞同,一副“我懂得”

的眼神看着康和,“当年圣上没登基之前来江南,也是隐姓埋名。”

康和大大的松了口气,又笑道:“我倒是没看出来你已经知道了。”

甄应嘉笑了两声,下意识去翻了翻他的金手指,果真匿名用户已经消失不见了,原先属于匿名用户的几条评论已经挂上了康和名字。

只是可惜,甄应嘉的金手指要升到三级才能去看别人的主页,不然甄应嘉从康和这个名字点进去,就能看见他的简介第一句是这么写的。

康和,太子嫡长子,建元三年八月初三出生。

虽然误会继续存在,但是两人经过一番“坦白”

之后,感情越发的好了。

冬至过后,康和回京城过年,甄应嘉还来了一把十里相送,将人送出了金陵城才回转。

很快便是过年了,因为甄家才死了主母,这个年跟往常比,过得很是愁云惨淡,不过很快甄应嘉便没工夫操心这个了。

去年他去书院的时候,李达济就跟他仔细讲解过科举的整个流程,以及什么地方考的是真才实学,什么地方有机会动手脚。

当然能动手脚的地方都是甄应嘉自己推测出来的,李达济作为一个老学究,讲究的是基础扎实,能帮着甄应嘉收集历年考题在他看来已经是作弊了。

去年甄应嘉便知道因为今年八月要乡试,所以县试和院试都会提前,现在便是了。

正月十五,县衙里摆了告示出来,二月十五县试。

甄应嘉一拍大腿,终于来了!

只是不知道康和能不能在科举之前赶回来。两人坦白之后,康和也说了自己打算科举,是想在读书人里刷一刷好感和存在度。

对此甄应嘉表示完全理解,提前的感情投资嘛。

等他表现出对皇位的要求之后,这一帮曾经跟他一起科举过的士子们便是最好的舆论导向了,甚至等他当了皇帝,这些算是天子同窗的官员们也会是最好的帮手。

甄应嘉想了想,决定等康和回来一起报名。

因为县试报名材料里有一条,要五名学子相互作保,如果他的名字跟未来皇帝出现在同一张保书上。

想想也是能上史书的喜事了。

二月初三,康和再次出现在书院里。

甄应嘉松了口气,笑着迎了上去,虽说在二月十日之前都可报名,但是难道真要拖到最后一天吗?

康和休息了一日,第二天一早,两人同去县衙报名了。

说起来这科举报名的繁琐程度堪比选秀了。

一共要准备三份材料,先是自己的履历,还得简要的写一写祖上三代父母的履历。甄应嘉自己的这一份还好办,不过他倒是挺好奇康和准备怎么写。

父亲:建元帝

祖父:圣明帝

想想就觉得要吓死人了。

下来就是五童互结保单,一起考试的五个人互相做保,如果有一个人作弊,剩下的全部连坐。

这个也不用太担心,甄应嘉的这一份上,除了康和,剩下的全是青松书院的人。要知道县试只是考试的第一关,基本上是识字、字体清楚、稍稍有点文采就能过的。

而来青松书院作为江南最有名的书院,收取的都是已经有了底子的士子,换句话说,只要没得罪考官,或者遇上什么天灾人祸,比方家里长辈死了,大概八成都能过了乡试,所以县试就更不用怕了。

打个比方,青松书院能进来至少都是高中水平了,让高中生去做小学的入学测试,谁会去作弊呢。

最后一份就是来自不同人的保证书,其中一份必须是本县廪生的,另一份则是当地乡绅。

廪生就是通过院试的秀才,其中最好的一等由县衙每月发补贴,叫做廪生。这个在青松书院也不用愁,毕竟廪生也是要来书院读书的。

若是小私塾出来的,请廪生作保少不得花点银子,不过甄应嘉跟同窗们关系一直很好,找个作保的轻而易举。

至于另一位作保的当地乡绅,选择不要太多。

在婉言拒绝了主动上门请缨的知府和左布政使,以及去信给林如海表明不需要帮助之后,甄应嘉严格按照乡绅的含义,请了青松书院的山长,同时也是他故去夫人的祖父李达济作保。

“我可轻易不给人作保,”

李达济看了甄应嘉半响,默默说了这样一句话。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