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皇甫转世扰家人(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人们常说,“因果轮回,报应不爽”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易》也提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
道家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道,如影随形。”
释家不但承认因果,一直以来还把因果论作为修行人轮回解脱理论的基础。东晋的时候,有个叫慧远的和尚对“业报轮回”
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因果通前世、今世、后世三世。业报有三种:一现报,二生报,三报。
有了这些观点作为依托,古人的生活就丰富多彩起来,在很多志怪笔记里,讲述了很多关于因果轮回的故事。
当然这些故事,多是在释家的讲义里流传,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儒家崇尚内圣外王,道家讲究不服就干白日飞升,释家劝导忍辱负重以待来生。
隋代时期,长安弘法寺的静林法师,就给后人讲了一个种什么因结什么果的故事。
话说大业年间,在长安城东南边四十多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子,村子里有一户人家复姓皇甫。
皇甫家里有兄弟四人,都娶了亲事生了子,家里头还有个管事的老母亲,没有放权,所以一大家子都生活在一起,没有分家。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在皇甫家里也是一样的。兄弟四人,除去老二之外,都是些勤劳肯做的本分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家里挣得了一份殷实的家业,为人处世在村子里也是有口皆碑。
唯独老二皇甫迁,在家里是个异类,经常性偷奸耍滑游手好闲不说,还尽结交了些狐朋狗友,每天不是赶鸡就是遛狗,弄得点钱就胡吃海喝,一点也不安分。
按现代的话说,皇甫家的老二基本上就是个逛逛,家里的事不伸手帮着做不说,有时候还挑三拣四地说着些风凉话。为此,皇甫迁的老婆和孩子经常性在家里自惭形秽,有时也埋怨皇甫迁不上道给一大家子添了麻烦。但皇甫迁却不管不顾,依旧我行我素。
大业八年的某一天。适逢赶集,皇甫迁的母亲叫上自己的大媳妇准备去市集上买点东西,就从自己卧室的柜子里取了六十块钱。等走出门的时候,皇甫迁的母亲想到这几日媳妇做的女红没有带上,就顺手把钱放在堂屋的桌子上,自己又回身去取积攒下来的女红,好一并在市集上卖掉换钱。
因为皇甫迁的母亲治家一直很严,不严不行啊,皇甫迁的父亲又去世的早,全靠母亲一手一脚把皇甫四兄弟拉扯大。大媳妇呢就老老实实地站在门外头等着母亲。
可巧,这个时候皇甫迁从外头鬼混回来了,看见自己的大嫂站在门口便问是怎么回事。虽说平日里对皇甫迁有些微词,但看见孩子的叔叔和自己问,大嫂也就实实在在地告诉皇甫迁自己要和母亲去赶集,在这里候着母亲。
不过,大嫂在回答完皇甫迁的问话后也就没理他了。皇甫迁也没在意,反正在这个家里,他已经习惯了大家的眼光。
等皇甫迁溜进屋,他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母亲放在桌子上的那六十块钱,亮灿灿地晃着皇甫迁的眼睛,这下皇甫迁可挪不动脚了。
皇甫迁左看看右瞧瞧,没人啊,再回到门口,大嫂依旧背对着门站着。于是,皇甫迁又退进屋,偷偷的把钱揣进了自己的腰包,然后蹑手蹑脚地溜去门,假装自己还没有进屋。
等到母亲从卧室出来,现自己放在桌上的钱不见了,一开始还以为自己放失手了。于是,又屋里屋外的找了几遍,还是没有找到。想了半天之后,母亲确定自己是把钱放在了堂屋的桌上,就在自己回卧室的那一会儿不见的。
于是,母亲就先把皇甫迁的大嫂叫过来,问看见她取出的钱没有。大嫂说,母亲进屋以后自己一直就在门外站着,不过刚才二叔从外面进来了,让母亲问下二叔知不知道。
对于大嫂的话,母亲还是很相信的。便让人将皇甫迁找了过来,问问是什么情况。
见母亲问的是桌子上的钱,皇甫迁一下子就叫起屈来,赌咒誓说自己刚才只是在门口和大嫂打了个招呼,没有进屋。
这下,皇甫迁的母亲可有点生气了。就把在家的人都叫到了堂屋里,一个一个地问,但没有人说自己看到了母亲放在桌子上的钱。
挨个问了个遍之后,母亲气不打一处来,自己好端端的把钱放在堂屋的桌子上,现在钱不翼而飞了,问谁谁都说没看见,难道它自己长脚走了?
过来,皇甫迁的母亲一直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孝子,再说重刑之下必有秩序,于是,皇甫家一大家子,都老老实实地跪在堂屋了,由着母亲拿起荆条挨个抽了个遍。
这个事一出来,原本准备赶集的事也泡汤了。一家大小各回各房,心里没有埋怨绝对是假的。可是皇甫迁进屋出屋那会儿没有人看见,谁也不知道是老二偷偷把钱拿走了的。可以想象当时挨打的那些人会在心里谩骂些什么。
放在桌子上的钱不翼而飞,当时,在皇甫家里就成了一桩无头公案。
在这件事生不久之后,某次,皇甫迁和一帮狐朋狗友外出喝酒,回来的路上不小心跌下了马车,伤的很重,到家没几天就死了。
对于皇甫迁的母亲来说,早年丧夫、晚年丧子,哀痛莫过如此。而且,皇甫迁还留下了个孤儿寡母。至于先前,家里的钱不翼而飞的事情倒没人提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