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与文明审计的故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水若山鼓励自己,无论今后的路是否会受这次在押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一定不能放弃。查处腐败信念和意志因此反而更加坚定。

第三回-国地税分家-009

水若山八五年七月毕业于位于江城市的江南财校税收专业。那个时候,税收专业毕业的中专生还不多,分工也很容易,当时的话叫“很吃香”

,稍微有点门路的都可以留在省城或市里。毕业前,他高中同班财校同专业的同学带他去江城石化厂找他叔叔帮忙,石化厂是大型央企,待遇非常好,他没同意。江城市税务局也因第二步利改税后急需税务专业人才,想把他留下来,他也没同意。

他一心想着回宫亭县他的家乡工作,他来自农村,他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在宫亭乡下,跟许多农村考上学校的人一样,只要能弄到一份工作,拿固定工资,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至于留不留城没有奢望。

但他还是没能回到宫亭县,他在毕业分配志愿表上填的是服从分配,就像那个年代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服从组织分配”

、“站出来让祖国挑选”

、“做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只有那些有官场背景有政治眼光的人家,才不会那么天真,相信什么“服从”

、“挑选”

的谎言,千方百计也要找关系找路子,把孩子留在更好发展空间的城市里,为未来谋划铺路。他的学生档案里籍贯填的是祖籍湖阳,而且又是在湖阳三中报的考,毕业直接分配到了湖阳县税务局。

虽然祖籍湖阳,湖阳乡下老家也还有个叔叔,财校读书就是他资助的,但叔叔在农村供销社做仓库保管员,没什么社会关系,为人又很低调,也没想过找人安排在县城,湖阳县税务局直接把他安排到与安徽交界的偏远山区土木税务所。

七月中旬的一天,水若山挑着姐姐送的红木箱子和一床棉被一大早出发,步行20多里到土江公路上隔壁乡的汽车站上车,到得湖阳县城再转班车、三轮车经山路一路颠簸到土木乡,已是傍晚时分。挑着行李问路到税务所。税务所的陈老所长坐在门前的水泥墩上正磕着黄烟筒。

从此,他就在农村税务所干上了,且一干就是九年,九年了,与他同学的大多数已混上了科处级,而他一直只是个农村税收专管员。熟悉他的人都说他税收业务是顶尖的,还曾参与省税务局组织的纳税检查一书的编写,执笔企业所得税检查,但为人固执,认死理,不会变通,原则性很强,人们送给了他一个外号,叫“水马列”

,正因为原则性太强,就从来没有哪位领导敢用他、更别说重用他。

记得是八五年十二月初,他从学校毕业才几个月,因为税务查账能力已显露出来,就安排他管理几家国有工业企业。这些企业都是为备战备荒作准备而兴建的,厂址都在深山沟里,八十年代中期,计划经济还占主导地位,厂址虽然偏僻,交通不便,但生意并不差,其中一家纸厂,年纳税额达40万元,当时年纳税额在10万元以上的企业就属于重点企业,其纳税申报审查表要向省税务局报送。

在次月七号,也就是十二月七号,水若山在审核该厂的纳税申报情况时,发现该厂实际销售收入与纳税申报表上的收入不符,由此而计算得出的产品税申报的比实际的要少4万,他签了审核意见,发回要求该厂重新申报。

纸厂厂长和财务人员找到他们冯所长,冯所长把他叫到房里说,“小水,这少报的4万产品税是县领导吩咐的,你就按厂里的纳税申报表,填报重点税源企业报表上去就行。”

这事对他这个初出校门才几个月的小伙子来说,是怎么也想不通的,学校老师没教过,县领导可以随意减免数万元的国家税款吗?领导难道有这个权力?

但他又没有办法,只能少收纸厂的4万元税款,但在报到省税务局的《重点税源情况表》下面的备注栏里,他注明了少收的税款,并说这是县领导口头减免的。

当然这份报表没有到省局,因为各所的报表都要经过县税务局汇总统一报送省局,县局计会股和税政股的人看到他的备注,感到问题严重,立即向吴东生局长作了汇报。

吴局长知道这件事后,告诉他这么做的是县政府分管财税口的刘常务。局长也知道,擅自减免税收且金额较大(当时全县的税收总收入才280万元),这是违反税法的,但县长决定的,他只有执行。而这个水若山竟然拿县长都不放在眼里,实在是有点“马列”

过头了。

十二月九号一大早,税务局吴局长陪着刘常务一同到所里,找到水若山,告诉他,由于今年的税收计划任务已经完成,所以这4万元产品税暂时免收,作为企业利润上交政府财政。水若山后来才知道,那4万元实际用于刘县长买了辆伏尔加轿车。

他还是不理解,脑子就是转不过弯来,坚决认定领导也无权减免税,刘常务气得拍桌子。好个水若山,认为领导不尊重他没关系,但不能不尊重国家税法,还拍我桌子,一气之下,竟把桌子掀翻,然后头也不回地赌气走了,把个局长和县长大人留在那儿发呆好半天。

水若山先是跑到乡出口处的烈士纪念碑前默立了十几分钟,口中念念有词,动情之处两行热泪在他年轻稚嫩的脸上滑落。之后掉转头,坐上三轮车,到中转站搭上开往江城的班车,徒步了近40分钟,到达他的母校江南财校。像十几年后的水若山一样,也在对自己的母校注视良久,感慨万千。他就是不明白,老师教的、书本上学的,怎么与现实就会有那么大的差距?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