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芳明熙女装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白沟河悲歌(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虽然童贯在入冬前班师回朝,但是伐辽却被搁置了一冬。蔡京主张先屯兵白沟河向燕地的辽国汉人喊话最好能让他们自己叛辽迎王师,得到包括宋徽宗和文官的一致认可。宋朝文官之所以拖延伐辽,除了军事准备不足,还抱有一些幼稚的幻想。他们认为燕云之地的汉人居民会自发叛辽降宋,从而使宋军不战而胜。金国入侵辽国过程中,确实有一些燕地难民逃入宋朝,这更加强化了他们的想法。实际上,燕地汉人早已在契丹辽国治下生活了几代人,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已经在契丹人治下,且南北院「一国两制」的统治方针并不会引起燕云汉人的抵触,他们根本瞧不起软弱无能、需要给辽国交岁币的宋朝。

宣和四年(1122年)初春,宋军终於越过高阳关,跨过了宋辽两国的界河白沟河,展开了对辽国的攻势。自北宋建国以来,白沟河以北的边防林一直是防御辽军南侵的重要屏障,但如今,为了进军北方,童贯下令军士砍伐了这片象征着国境安全的防线。

在白沟河畔,伐木声不绝于耳,曾经茂密的林木在斧头的劈砍下轰然倒地。驻扎在此的宋军将士们心中满怀憧憬,期盼着此次北伐能够收复失地,建立不朽的功勋。

童贯,身穿一身金甲,骑在高头大马上,目光炯炯有神。他知道,这次北伐对于自己的前途至关重要,只要能成功,他便能建功封王,成为历史上不朽的功臣。在用焦成冒充由洪载指认的「方腊」京师献俘后,已经被加封「楚国公」世的童贯是个武艺高强的宦官,任枢密使(国防部长),前些年在青唐地区熙河开边,让宋朝短暂的拥有陇右都护府。在「笑傲江湖」世界的设定中,「葵花宝典」的创始人就是他。而宋神宗的遗诏则明确谁收复燕云就可以封王,而以大宋的尿性,一般武将根本不敢觊觎这种要命的功勋,但他是个不能威胁皇权的宦官可以另当别论。

「这一次,咱家绝不能失败。只要能击败辽军,收复燕云十六州,咱家便能在官家面前立下大功,从此封王位极人臣。那些反对咱家的朝臣,都会为他们的愚蠢付出代价。」童贯默念道。

然而,面对宋军的攻势,辽国的将领耶律大石和萧干并未惊慌失措。他们迅速集结军队,准备迎战。

耶律大石身披铁甲,站在军帐中央,冷静地分析着战局:「宋军虽然人多势众,但他们并不擅长野战。我们可以利用地形,采取游击战术,分散他们的兵力,然后逐一击破。」

萧干点头赞同:「大石林牙所言极是。我们可以利用白沟河的天然屏障,将宋军分割开来,然后逐个击破。」

宋军在种师道的指挥下,越过白沟河,向辽军发起进攻。种师道,素有「老种相公」之称,是西北军中久经沙场的老将。然而,此次面对辽军,他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战斗打响后,宋军虽奋勇拼杀,但在辽军的游击战术面前,逐渐陷入了被动。辽军利用地形,频频发动突袭,使得宋军阵脚大乱。

「这些辽军,真是难缠。他们的骑兵比我们更为灵活,我们的步兵在这种地形下,根本无法发挥优势。」种师道哀叹道。

战斗进行到白热化阶段,辽军突然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骑兵冲锋,宋军阵线被撕裂,士兵们纷纷溃逃。

童贯眼看战局不利,急得满头大汗:「怎么会这样?我们的军队不是准备充分吗?为什么会被辽军打得如此狼狈?」

种师道无奈地摇头:「童相公,辽军善于骑战,我们的步兵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无法与他们抗衡。」

经过数日激战,宋军终被辽军击溃,损失惨重。宋徽宗得知战败消息后,大为惊恐,立即下令班师回朝。

「这次北伐竟然如此惨败,真是天意难违。若再强行北伐,只会损兵折将,朕必须要保全实力。」宋徽宗赵佶心说。

白沟河一战,宋军惨败,边防林被毁,使得南北疆域再无屏障。辽国虽暂时得以喘息,但随后金国的崛起,使得北方的局势更加严峻。

而童贯的梦想,也随着这次战役的失败而暂时破灭。他回到开封后,面对朝臣的指责和徽宗的冷遇,内心充满了懊悔和愧疚。然而,这场战役的失败,所埋下的伏笔,却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宋朝更大灾难的前兆。

夕阳西下,白沟河畔,满目疮痍。曾经的边防林已成一片废墟,宋军的尸体散落在河边,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战役的惨烈和悲壮。而在远处,辽军的营地中,耶律大石和萧干站在一起,望着远方的夕阳,心中满是对未来战局的思考。

这场战役,注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成为北宋与辽国斗争的一段悲歌。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