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民国时多妻到了新中国怎么办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28 李子彝的 蒲城派(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仵墉和李子彝是蒲城老乡,所以收到邀请,再加他是187o后,岁数大了,也愿意回家乡任职。

接着李子彝又介绍另外一个。“督军,这位是常铭卿,曾经担任教育司长,因为反对6郎斋辞职。”

“唔,可是那个挨了五百没吭声的常自新吗?”

这可是一个牛逼人,挨了五百棍而不吭声,人人传颂。

常铭卿点点头。“不敢当啊,些许微末之名也入大帅之耳。”

“你是条汉子。”

“这样吧,教育厅有子彝兄了,没必要安排那么多人。

我知道你喜欢教育,就由你成立长安第一中学如何?”

常铭卿早年也办过学校,当年健本学堂就是他和焦子静、李异材、王子端、陈会亭等人创办的。

办学校,这事可以。

常铭卿点点头。“多谢大帅成全。”

“嗯,我们亏欠的教育太多了,只能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慢慢补充啊。”

聂其贤也想来个全民教育,那不可能。

他又看向另外一个。“这位是?”

“他是蒲城财政局长张锡极,字永敷。”

“唔,财政人才啊?”

“很好,你来当财政厅的副厅长如何?”

聂其贤也是没办法,这个年代的人,要么学习军事,要么学习文科,学习财政的少之又少。

至于说为啥不给他个厅长,也是因为权利的问题。

好家伙李子彝带来的这几个人,你都给安排个厅长,那秦西省是姓李还是姓啥?

眼看自己带来的几个人全部被安排,李子彝也非常高兴。“大帅知人善用,振兴秦西指而可代啊。”

“那就借子彝兄吉言了。”

不过李子彝来了,也不是只为了介绍人才。

“大帅,您看教育厅是不是给拨点款?”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