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星体都会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新学期(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一夜无话。

正月初十,万象初新,又到了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关于初十开学这个梗,陈明一直都很好奇:为何全国的小学都是正月十五过完元宵节后才开学,而本村的滨江小学却是每年都要提前一周到初十开学?

彼时的滨江小学,也是兼具旧时的特色:教书的老师还是村里一位民国时期私塾先生的儿子。大人们去学校时,仍然尊称他为“先生”

而不是“老师。”

可能也是因为只有本村的学生,生源较少的缘故,学校并非按全国统一的模式,按一至六年纪分班;而是只分为低年班和高年班,低年班教授一至四年级内容,高年班教授五、六年级内容。全校只有这两个班级,连校长在内一共3个老师,那位私塾先生的儿子就是校长。

初十开学,仿佛是校长规定的时间,据说从他父亲也就是那个老先生开始,就一直是这样。为此,村里的小伙伴们好多都不乐意,比城里的小学生少玩了一个星期呢。好多小孩的爹妈也都有点意见,因为按各地工厂的惯例,一般是过完十五正式开工,他们才开始上班;初十的时候年还没过完呢,就要烦小孩子学习的事情。

意见归意见,但是大家对老先生还是很尊重。听老一辈的人讲,这位校长“先生”

已年近七十,其父亲是清末的一位举人,祖籍并不在太平县,辛亥革命以后才定居在本地滨的江村,也算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乡绅;在抗日战争时期,庇护过很多外地逃难过来的平民;尤其是1937年在金陵发生的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因为太平县四面环江,属于少有的江中之岛,没有什么地缘优势和自然资源,却反而成为了天然的避难之地。当时,他的父亲利用家里的庄子,深挖地窖,保护了很多民众,结下不少善缘。虽然太平县被日军侵略过,但是只有掳掠,没有屠杀,太平县中的“太平”

二字也是由此而来。二十年前,老人百年过后,他的儿子扩大了老人的事业,将私塾改制为小学,继续在滨江村教书育人。

每年过年,滨江村这里万人空巷,大名禅寺人流不息,吸引不少省城金陵的显贵过来祭拜。一方面是因为大名禅寺灵验,一方面也是因为老先生的儿子在这里做校长的缘故。这些显贵们,不少祖上都是受过老先生的庇护的,所以在得知先生的儿子还在此教书时,就不断的要来拜会。也有不少富人表示要捐赠书桌和教学用具,却都被校长回绝。

村里人都说校长是一等一的贤者、大儒,学识渊博。尤其是写得一手好字,临摹的徽宗的瘦金体简直是惟妙惟肖。过年时村里每家每户的春联都是找校长代写,校长也是笑呵呵来者不拒。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村里大多数人家的男主人都外出务工了,只留女人在家,也是多亏了有这位校长在,才解决了好多小孩的教育问题。

这天一大早,陈明就已起床洗漱毕。吃过早饭,陈爸就带着陈明来到学校。和往年一样,校长总会拄着拐杖站在校门口,亲切的和每一位学生打招呼。

“校长好!”

陈明弯腰作揖。

“新年好陈明!”

校长也作揖回礼。这也算是滨江小学所独有的特色,虽然名义上是“小学”

,但校长仍然教以四书五经,传统礼节方面自然是少不了的。

陈明回过身,仔细的端详了一下校长:中等身材,手拄拐杖,头发虽已花白,但梳着整齐;饱经风霜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蓄着一撮不长不短的山羊胡,正眼含笑意,笑盈盈的看着陈明。

“作业写完了没有啊?一会进去后交给张老师哦。”

校长揶揄了下陈明,随后便和陈爸热情的招呼着。在村教书几十年,校长几户和每家每户都认识,村里人也都很感激能有这样一位好校长。

“咦?”

陈明却发现了异样。经过今年过年这么多“奇遇”

,他的感知力也早已有了不少的提升。他仔细观察了校长,虽然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慈眉善目,但是眉心处却有了不大不小的一股黑气,延伸至头顶。

陈明有点不明所以,校长这是怎么了?想出声提醒他,却又觉得不妥:自己的“奇遇”

只有自己知道,这样贸然说出来,别人只会觉得自己有病,且不礼貌。

正想着要不要说几句的时候,已被陈爸牵手带进了教室。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刚一坐下,就莫名的被后面的人来了一个“毛栗子。”

陈明吃痛,差点叫出来,回头一看,居然是王小雷。故作生气,也回手给了他一个“毛栗子。”

小雷也是捂头窃笑不以为意,拍了拍陈明的肩膀,问道:“哎,作业写完了没?”

“早写完了”

陈明回道。

“你自己写的?”

小雷一副不信的表情。他确实有理由不相信,要不是有他姐王大雷帮忙,小雷也肯定写不完。正准备再揶揄几句的时候,班主任张老师进来了。

“各组长,把各小组的寒假作业收齐,交到班长那;班长收齐后交到我这里!”

张老师语气不善。

张老师是村里杀猪的张大爷的儿子,年近三十。一直以来,就不愿意做这份乡村教师的工作。一是工资低,二是周遭下海经商发财的太多,早就经不住诱惑想去城里试一试水。若不是他爹张大爷摁住了,他早就出去了。所以对待学校的孩子们一直没有好脸色。

“马上9点,所有同学到操场集合,开学典礼。”

9点整,和往年惯例一样,所有学生聚集在操场,等待校长的新年寄语。其实也就低年和高年两个班级,加起来五十个学生都不到。但校长却非常重视每年的开学,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坚持自己来主持活动。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