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黄轸先生的问题与在未庄的王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黄轸先生圆脸、厚唇,双眼不大也不长,鼻梁也不高,从面相即可看出湘人的坚毅与倔强。
尤其在看信之时,他的嘴唇会下意识地抿在一起,更显严肃与坚毅。
他向来是个果敢之人,做什么都快,但这次对于这些信纸,他却没有像以往一样匆匆浏览而过,而是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
一直到晚饭之后,他还没有阅读完那些信件。
“谁寄来的信?竟然让你看得那么入迷?”
徐仲涵推开门走进来,双手端着一些吃食,嗔怪道,“听说你在午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饭也不吃,这怎么行?”
徐仲涵出生于沪城,生长在商人家庭,自小接受西方文化熏陶,培养出了这个年代的女性少有的开放进取之心。
她曾被许配给两广总督李庆春的次子李晋一为妻,生有一女一子。
几年后,李晋一病逝,徐仲涵并没有悲切守寡,而是毅然脱离家庭,投入到了革命的洪流中。
19o6年,她加入同盟会,成为女会员,积极为革命活动奔走。
1911年,在粤城起义前后,她冒着巨大的风险,与自己的亲友一同为革命制造炸弹,运送军械。
在起义被镇压之后,她在巧合中救下了重伤的黄轸先生,并与一个医师一起护送黄轸先生前往港城治疗。
黄轸先生住进医院后,医生称需要尽快为先生动手术,而动手术即需要家属签字,于是徐仲涵便以黄轸先生妻子的名义签了字,从此志同道合的两人便越走越近。
他们谈理想、谈革命、谈未来……几乎无所不谈。
黄轸先生心中的悲痛也逐渐被徐仲涵抚平。
在这个年代,最浪漫的爱情莫过于此……
听见徐仲涵的声音,黄殄先生抽出心神,看向徐仲涵,笑着解释道:“这是从粤城寄来的信件,仅是半篇讲述英吉利革命史的书册。”
他的声音非常洪亮,又带着一些湘地的口音,听起来颇为豪迈。
“这信件我能看么?”
徐仲涵好奇地看向信纸,“不知是什么样的历史,能看得你茶饭不思。”
“没有什么不能看。”
黄轸先生大方地把信件递给徐仲涵,“不仅给你看,等汉民来了,我再给汉民看看。”
“不过,这里只有半篇,精彩至极,却没有下篇,看了之后,令我心中感到不上不下,十分难受。”
徐仲涵一边接过信件看起来,一边好笑道:“怪不得你脸上一副郁闷的神情。”
黄轸先生拿出一支笔,铺开信纸,想要回上一封信,一时又不知道从哪里写起,便放下笔,长叹道:“这世间英豪何其之多……竟有人眼光犀利至此,能把一段历史的展如同宰牛杀猪,分割皮肉骨一样,分割成不同人群的利益斗争。”
“看了这信,我以其方法去看待我中国之历史的展,看待我等革命事业的,竟有非同寻常之收获。”
“能写出此书者,定然是一位学贯中西,眼光非同寻常的学者,至少在历史这一门学问上,我从未见到有如此造诣的人物……”
说到这儿,他向后靠在椅背上,又摇头道:“但是细思起来,我又脊背生寒。”
“倘若按照这信中的观点,一切都是利益冲突使然,那么我等的家国情怀又该置于何处?”
“这位先生的看法,甚是冷漠,看历史就如同远观杀鸡宰牛一样,不带一点情绪,和中国儒家讲究的春秋笔法正好相反……要是按照他的分析,我和许多人都不应该支持革命。”
“我认识的革命者中,一些人支持清廷反而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