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插秧与上山(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又是吃饱喝足的一天,今天姜川先是把盒子里的蚯蚓筛选了一遍,又发现了三条绿蚯蚓。再去草垛下面挖一些,废了不少功夫凑了7条,蹲的他腿都麻了。
经过两天的对比实验,姜川初步得到结论:绿蚯蚓虽然腥臭味重一些,但是对于鲶鱼、黑鱼这一类的肉食性鱼类有着比较明显的效果。
再有,如果遇到麦穗,小白鲢闹窝的情况可以使用绿蚯蚓。或者是把绿蚯蚓搅碎混合一些其它饵料,来进行打窝,引诱来肉食性鱼类,这些小杂鱼自然就逃走了。
……
四月中旬即将过去,在这之前还有一件事需要做,那就是——插秧。
插秧指的是把秧苗插入水田中的过程,各地插秧的时间。因为气候、地理位置、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影响有所不同。
春季的插秧时间,大约就是气温回升趋于稳定没有较大波动,并且在开始降水之后,进行插秧。
以前插秧都是由人工进行,在插秧的时节。农民伯伯们会卷起裤脚,走入水田,一只手抱着秧苗,一只手进行插秧。
虽然插秧的时节在春日回暖以后,但是人体的平均气温在36摄氏度左右,光脚入水尤其是泥里,还是比较凉。
青壮年时期气血旺盛还好还好,等年纪大了受寒很容易出现关节肿痛和静脉曲张。
并且在农村,妇女同样是需要下地劳动的。他们手脚麻利不输男子,但体质相比来讲要弱一些,所以更容易落下病根。
不过好在国家始终关心着,农民伯伯的生产和生活。在经济上没有那么困难以后,便开始大力补贴农业生产。
农业机械得以大范围推广,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旋耕机等农业机械的应用,及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压力。使得农民伯伯不在那么劳累。而插秧机也在其中。
看着插秧机行驶在水田里,姜川的心里感慨万千:原来需要一个人干大半天活,现在机器开过去十多分钟就能搞定。而且在一些山间梯田,较大机械进不去的地方,小型手扶式插秧机也应运而生。
许伯特意留下了一块地,和姜川一起手动插秧,大概是两个熟手一天的工作量。
但由于姜川是新手从来没有接触过插秧,这个时间肯定得延后了。并且许伯还得给姜川做示范,效率就更低了。
秧苗根部需要入土多深?什么样的姿势较省力?看着是挺容易,实际做起来可不一样。
姜川这个新手干着干着就跑偏,行列一点都不齐,秧苗也歪七扭八的,好歹根已经下到泥里了应该能活。
许伯看着姜川的成果,并没有批评他。
而是说:“虽然现在有机械很方便,但是也要让后辈体会一下先辈们的艰辛,和生活的辛苦。也是教育后人,粮食来之不易,要养成节约的习惯。这种精神,以后你也要传承下去。”
“再者说会耍嘴皮子跟会干,那是两码事。浑身上下就长一张嘴,光会闲扯淡可不行。”
晚上吃过饭,姜川早早的就上了床。白天插秧,干的有点腰疼。明天早上的晨练也免了,得多躺一会。
在家歇了两天,腰不酸了背不痛了,满血复活。姜川打算上山去挖点野菜,话说这几天总吃鱼了虽然没吃腻也该换换口味。
除了背篓网兜和锄头姜川还特意挑了一根竹杆带着,一边走一边挥舞竹杆抽向路边的杂草,偶尔还给自己配两句音。
就像小时候看武打片,边看边练一样,激动的时候还跟着念两句台词,幻想着自己以后仗剑走天涯。【现在带着剑过不去安检】
“手持三尺细竹杆,敢教百草尽无头”
这么一路边走边玩沿着小路向远处进发。
山上的春风吹的还是比较宜人,如果能有小雨就更好了。斜风细雨,倚楼听之,这景象绝美。
…………
大家春天出去玩一般会做些什么?是不是跟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出门踏青,湖边散散步,放放风筝,累了就在草地上坐一坐。铺上垫子来个野餐,或者在花前树下喝杯茶。想想就挺惬意的!
但是姜川是条单身狗啊,而且自己一个人做这些也没有感觉。不过呢,既然没有人看到反而可以放松一下天性。
姜川悠哉悠哉的走进山林里,远处的树下时不时的闪过小动物的身影,头顶上时不时有鸟儿衔着树枝飞过,花丛中蝶舞蜂飞。一幅忙忙碌碌且又生机盎然的景象。
慢慢的山路趋于平缓,姜川走到一片草坪上。松手把工具放下,站直全身放松向后仰,倒下。
吸气深呼吸,突然怒目圆睁,开口向天嘶吼。之后慢慢平静下来,平躺在草坪上,闭上眼睛深呼吸,整个人瘫的像一条咸鱼。
躺了好一会,还在草坪上打了几个滚,才慢慢爬起来。得亏山上没人,这要是让人看到,估计得以为这是谁家的二傻子跑出来发疯了。
山上的野菜虽然不少,但是姜川认识的不多。本着谨慎的原则,只采摘了自己认识的。蒲公英、灰灰菜、苦苣菜、荠菜、曲曲菜就整了这几样。
(注:自己不认识的东西和陌生人给的东西,千万不能吃,尤其是在野外。几乎每年春天都有人乱吃东西住院,上新闻。)
前面几种的吃法无非就是,蘸酱、拌凉菜、或者熬个汤。但是荠菜还是蒸包子包饺子好吃。
还有一种马苋齿,在姜川老家叫马子菜。这种菜蒸包子也特别好吃,不过马苋齿不急,下雨以后能长很多,到时候还能再捡点别的。
回去的时候,姜川往东山沟的方向走。许伯告诉他,那边山坳里有条溪水流出来。
姜川来到溪水边,定睛看去仔细寻找。忽然眼前一亮:哈哈!果然有虾这次有口福了!
姜川小心翼翼的把手里的网兜伸进水里,慢慢向河虾靠拢,丝毫不敢大意。
山间流水远离人烟,所以水质非常清澈。而水里的河虾也呈现出一种透明的状态,看上去十分漂亮。
经过半个小时的奋战,姜川捞到小半兜的虾。心里不住的感叹:没有受到污染,平时也很少有人来,资源就是丰富。见好就收不能涸泽而渔。
扛着网兜,提上背篓。姜川美滋滋的下山回家。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姜川回到家先把虾倒进盆里,进行清洗然后剔除虾线。
原汁原味的吃法,一般是白灼或者清蒸,但是技术不好的话,煮时间长了会影响肉质和鲜味流失。
所以倒点黄酒上锅清蒸。同样的根据个人口味调配蘸料,这次姜川选择的是生抽、醋、和姜末。
后面几天姜川整理了这段时间拍的风景照片配文发到网上。并且把自己在村里的生活见闻和感想,编成小说在网站发布,起名《田园生活录》。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