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善恶之辩(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善和恶是指人类行为的道德性质。
善意是指人们出于良好动机和理性判断,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的行为。最简单的,比如帮助他人、关心弱势群体、尊重他人权益等都被认为是善意的行为。
而恶意则是指人们出于自私自利的动机,对他人产生负面影响的行为。例如伤害他人、欺骗、偷盗等都被认为是恶意的行为。所以此时的善恶的标准主要基于对人类幸福和利益的考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善和恶是指人类内心的驱动力和决策过程。
善意行为往往源于人们内心的同理心、同情心和责任感,而恶意行为则源于人们内心的自私、嫉妒和仇恨等负面情绪。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善恶行为受到社会环境、教育和个体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自由意志的制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善和恶是指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表现。
善意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公共利益,能够维护社会和谐和秩序。恶意行为则违反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破坏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社会学家认为,人类善恶行为的形成和表现是社会交往和社会化过程的结果。
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善和恶是指对神灵意志的忠诚和背离。
在许多宗教中,善意被视为与神灵的联系和顺从,是人类与神灵和谐共处的基础。恶意则被视为违背神灵意愿和秩序,会导致神灵的惩罚和诅咒。宗教认为,善恶的界限是由神灵设定的,人类应该按照神灵的旨意行事。
啰里啰嗦,一边百度、一边理解、一边融合、一边行文,竟然写了这么一大段话,我都怀疑自己的日记又增加了一个新功能摘记。
不过话说回来,善恶的定论或许没有徐公子说的那么简单,但在一念之间的时候,这两句话绝对可以作为评判善恶的标准,绝对可以。
这次看《神游》,还有一个点挺让我感慨。
那就是求不得。
《神游》中无数修行人为了羽化登仙,甚至于七叶,为了大道埋下恶果;然而风君子生而为仙,却一直在追求凡人的世界,多么求不得。
一生短暂的世人皆在梦中为诸事困扰,恨不得无梦;但是紫英是妖非人,因而无梦,羡人有梦,多么求不得。
转念想到好多年前的《新警察故事》中的关祖,警二代竟然胸中被仇恨所占据,为了挑战父亲的劝慰不惜杀人越货;而那些基层的警察,一个个也只是人,他们只想平平安安,却都求不得。
忽然又想到《诛仙》中的鬼厉——不是因为“求不得”
才想到,而是刚刚看完《诛仙》不久,鬼厉的形象,总是反复在脑中出现,挥而不去。
还有个之所以想到其的原因是,《神游》与《诛仙》写的都是修真的故事,二者的情节、人物、刻画都是上乘,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我以前喜欢看那种有头有尾、有悬念有原因的故事,像天下霸唱的《鬼吹灯》,最后一部交代了摸金符的由来和去向,环环相扣,有很浓的历史的厚重感。
但如今,即便不知《神游》结尾风君子是否苏醒,《诛仙》结尾碧瑶是否归来,其实都已经共情到位了。
没有结局,没有关系;没有原因,也没问题。
你要说的,你所说的,我懂了,即可。
(星期四)
喜欢东幽日记请大家收藏东幽日记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