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一个小面团(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年仅15岁的周文忠,已经把孙子辈的后路给想好了。
你要问别人有没有这种酵母?
举个例子吧。
已知点心:驴打滚。
为什么会在后来改了制作方法?原来的驴打滚里一层层铺的是桂花红糖,在案板上撒黄豆面,把已经蒸好的江米面团从锅里取出来,放在案板上摊开,用擀面杖擀成大片,先在上面刷一层红糖水,再撒上桂花红糖,卷一下,重复一遍以上动作。如此反复卷成卷,最后拿刀切成段。而且还得是:现做、现卖、现吃。
现在?全改成炒黄豆面了,这是在1956年公私合营后改的做法,反正不是自己家的生意,怎么省事儿怎么来!
再举例说明,老北京中有一位挑着挑子卖:馄饨的,名为:馄饨候。金受申先生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北京的夜》,里面就介绍到了馄饨候。
他属于整个旧社会的京城中,特别有名的“流动摊贩”
,在公私合营时,组织上把他和另外7名卖馄饨的厨师组织在了一起,在东安门大街[隆盛祥烧饼铺]改成了馄饨铺,结果呢?组织上把店铺给干破产了!大家伙分家当走人。与之相似的事情,可谓是数不胜数。
…………………………
时间一晃过了25分钟,周文忠出现在了四合院大门口,掐着手指头算了算日子。
“我说,你小子愣着干什么呢?这天儿多冷,你不回家啊?”
“柱子哥啊,你这是刚下班?”
傻柱抬了抬沉甸甸的网兜示意。
“你说的这不废话嘛,看你一直盯着大门框的,你不会又准备躺地下吧?”
“不不不,今天是农历十五。”
“啥意思?”
“每逢初一、十五,我都休息。”
傻柱一挑大拇指赞叹道:“讲究。上次你说的那两位大妈,最近又来咱们院子了吗?”
“不知道啊,最近二粮站抓生产任务,忙的脚打后脑勺。我要是再遇见了她们俩,绝对给你拉回院子中,让她们在你家门口坐着等你。”
傻柱用力一拍周文忠的肩膀说道:“谢了!”
“我先回屋去了,这几天不是下雪就是下雨,我的鞋底子早就泡透了。”
“成,都走着。”
傻柱走在前头,周文忠跟在后面,嘴皮子一直在动,没有出声音。
真是个废物点心,话都给你说透了,装着不明白,弄双鞋怎么就这么难呢!
站在自家门口,冲着傻柱抬抬手,这就算打过招呼了。
推开堂屋大门,坐在餐桌前的凳子上,提上裤脚,伸手挠了挠脚后跟,有两个小疙瘩,越挠越痒,等把疙瘩挠烂,就是年年生长的冻疮。现在这种时候没法治疗,治标不治本。
“老大,听说你们二粮站今天关饷了。”
周文忠面无表情的答道:“嗯,了2毛5,我还欠白疯子1毛5,您这是要给我补窟窿吗?”
“这事儿不是早就商量好了嘛,你自己借的钱,自己还账。”
“哦。啥时候开饭?”
“快了,你妈一会儿就做好了。老大,你知道胡同里老陈家吗?”
“嗯。我知道。做的什么饭?”
“老陈家的大孙子跟你是一个初中的,对吧?”
“嗯,灶上做的什么饭?”
周德明瞅了瞅周文信,周文忠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刚才自己压根都没注意,自己弟弟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头都被人揪掉一柳,这时候正憋着气不吭声,手里攥着铅笔在餐桌上用力捣着,正在自己跟自己较劲呢。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