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死病亡不一样(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罗贯中所着的《三国演义》一书,因于其水到渠成般的描述而脍炙人口,以至许多在正史中完全是另外一副人生模样的谋士、猛将,或被拔高,或被贬低,成为民间口口相传、津津乐道的依据。今天不讲别的,就讲几位在演义中死得很冤、但正史中却是病死的猛将。
先讲黄忠。黄忠系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又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因其勇冠三军,且战绩多铸于老年时期,故而成为"
老当益壮“成语的代名词。
《三国演义》中,刘备为了报其结义二弟关羽被东吴残害之仇,亲率大军伐吴。年迈的黄忠要求同去,并领衔先锋,承担破敌之责,不料被东吴军队伏击,肩窝受了箭伤。回到营寨疗伤不久,即死于气血衰竭。
但在正史《三国志黄忠传》中,则是如下记载"
遂与羽等齐位,赐爵关内侯。明年卒,追谥刚侯。"
译成时下白话文就是刘备打下汉中,称汉中王,封黄忠为后将军,与关羽等并列。第二年,黄忠病死,被追任为刚侯。
次道张辽。张辽是曹操手下大将,属于曹魏政权的五子良将之一。张辽武艺高强,善于统兵作战,历史学家中多将"
一个差点改变三国历史走向"
的至高之誉冠其身上。在《三国演义》中,张辽跟随魏文帝曹丕伐吴,不慎中了东吴名将徐盛之计,魏军掩护曹丕仓皇避逃,东吴大将丁奉穷追不舍。张辽为了护主,上前应战,混战中竟被丁奉一箭射中腰部。战事稍息,张辽回到营寨疗伤,但仍然没能躲过回天乏力之局。
《三国志张辽传》中记载"
孙权复叛,帝遣辽乘舟,与曹休至海陵,临江。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是岁,辽与诸将破权将吕范。辽病笃,遂薨于江都。"
译成时下白话文就是孙权复叛,魏文帝曹丕指令张辽与曹休一起率兵征吴,张辽所部击败了东吴大将吕范,吕范也就是《三国演义》中,刘备迎娶孙权之妹时的那个媒人。张辽到达决战区域时,身体染恙,东吴诸将闻之,甚喜,吕范等要求孙权乘机反击。孙权心悸于当年逍遥津一战自己差点就擒于张辽之手,因此告诫道"
张辽虽然生病,但勇气尚存,不可轻视。"
但吕范等不以为然,与张辽死嗑,结果被张辽击败。张辽得胜回营不久,病情加重,最后病死于江都。
再说徐晃。徐晃也是曹操手下大将,他与张辽一样,同为曹魏政权的五子良将之一。徐晃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有智勇双全之称。
《三国演义》描述,投降魏国的原蜀汉将领孟达,在诸葛亮的启下,复想回归蜀汉阵营。司马懿得知此变,立即命令徐晃为先锋,起兵讨伐。徐晃心急火燎地赶到孟达所守城池之下,因战马跑得太疾,一时勒不住缰绳。孟达在城上见之,乘机张弓搭箭,一箭射中徐晃头颅。徐晃中箭落马,但被手下救回,最终死于不甘。
《三国志徐晃传》一书中记载"
明帝即位,拒吴将诸葛瑾于襄阳。增邑二百,并前三千一百户。病笃,遗令敛以时服斋。"
译成时下白话文就是曹丕即位后,封徐晃为右将军。曹丕死后,其子曹睿继位,徐晃此时在襄阳抵挡东吴名将诸葛瑾,双方在交战与对峙过程中,日御夜防的徐晃,因体力不支而病死。
四述太史慈。太史慈乃东吴大将,弓马熟练,勇猛善战,箭法精准。《三国演义》一书中,太史慈奉命攻打合肥,不料中了曹魏猛将张辽的埋伏。太史慈本可选择撤退,但他却采取"
两军相逢勇者胜"
之策,一马当先,冲入城中。张辽喝令手下乱箭齐,太史慈身中数箭,伤重不治而亡。
正史《三国志太史慈传》记载曹公闻其名,遗慈书,似箧封之,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孙权统事,以慈能制磐,遂委南方之事。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译成时下白话文就是曹操十分在意太史慈的威名,专门写了一封信给太史慈,派人秘密送之,暗示其"
当归"
。但太史慈没有理会曹操的好意,继续事奉孙权。孙权派太史慈去抵挡刘表的侄子刘磐,并负责治理南方的事务。太史慈在公元2o6年病死,年仅四十一岁。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