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大明有无垠的境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五章 官方鬼市(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提着一盏小烛灯,走出了镇海卫。

朝着南边走去。

二人一边走,小愣子一边向张洛说到鬼事的事务。

“伯父还在的时候,卫所里经常有人会去鬼市里买卖些东西。”

“到了现在,也只有长文叔,会去鬼市卖些木雕。”

张洛听明白了。

前任百户在的时候,镇海卫也会销赃一些走私来的东西。

而鬼市就是他们负责销赃的地方。……

而鬼市就是他们负责销赃的地方。

沿海地区走私货物的事情。

属于是法令外的中间地带。

16世纪以来,明朝东南地区。

走私货物的事情愈加频繁。

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网络。

洪武初年,太祖高皇帝屡次禁止出海。

强禁沿海百姓私通南洋诸国。

但是东南亚的小国,需要明朝的货物。

明朝也很需要海外的白银流入。

大明朝也在杭州设立了专门负责海外贸易的机构。

市舶贸易司,负责明朝与海外诸国的贸易。

但在明朝官场的日益**之下。

海外诸国,通过市舶贸易司获得的利润越加稀少。

越来越多的海上商人,走上了走私之路。

曾有人感慨道。“官禁海,而子女满金。”

讽刺沿海的官员们。

在海禁的情况下。

通过走私商货让自家的子女都穿金戴银的。

离镇海卫不远的漳州港。

更是世人皆知的全国走私中心。

原本负责执行朝廷法令的沿海卫所。

多多少少都加入到了走私的豪宴之中。

故而镇海卫这样的卫所。

已经是卫所里的清流了。

沿海倭寇爆后。

闽浙地区的情况愈加复杂。

海上的黑商们,基本都身兼官兵和倭寇两个职务。

最近在浙江肆虐的大海盗的汪直。

就多次接受朝廷的安抚。

一个人身兼多种身份。

根据张旺生所讲的。

镇海卫边上的这座鬼市,规模还不小。

除了附近卫所,村上的百姓会来鬼市。

几个小的海盗群体,也都是在这里进行销赃的。

有时还会有远处的商贩来鬼市卖货。

张洛二人提着烛灯。

沿着阴暗的小道走了两柱香的时间。

就看到了前方一丝丝火光浮现。

等张洛走近了几步后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