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明开局跟朱元璋买人头免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章 朱允熥提出要改革(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一个人一天的口粮大约需要半斤,

那么两万人一天需要一万斤粮食,

两个月的话,大约是六十万斤粮食,

按照应天府目前的粮食价格来算,

一石米大约折合银两二两半,

大约需要八千两银子,当然了,

这不包括溢价,运输成本以及损耗。”

朱元璋在听到这个主事算着这些账,

身体也不由越坐越直。

哎,这也不多啊?

还不到一万两!

那咱才拨出去的十万两到底都干什么了?!

“户部,受灾百姓到底有多少人,你总有数了吧?!”

朱元璋不满的问道。

“回陛下,大约四万人左右。”

“什么?!四万人?”

那也就是说,还得在刚才的基础上翻一倍。

这去哪儿弄那么多粮食去!?

朱允熥算了一笔账,灾区的粮食价格溢价到了十倍以上,

也就是说,三个月了,

老百姓才会活不下去,从而产生了流民。

朱允炆一听,这也没多少钱啊!?

就算是翻一倍的话,也才需要一万多两银子,

再翻一倍的话,也才两万两银子。

他还以为得需要几百万两呢!

如此,除去还给朱允熥的,自己也拿得出。

于是他上前启奏到:

“皇爷爷,孙臣觉得,咱们应该尽快购买粮食,

然后派兵送往灾区,解救受灾百姓。”

这个思路倒是对的,只是可惜,实施起来,就没有那么顺利了。

要知道受灾地区的百姓是喘气儿的活人,

一天不吃饭还好,两天不吃也能将就,

只是旱灾从今年春天开始发生,

到现在已经三个月了,

就算是百姓家家有余粮,

挺到这个时候,

挨饿都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吧?!

更别说,洪武时期,哪里就家家有余粮?!

大多数老百姓家里都是农忙的时候吃七分饱,

农闲的时候吃糠拌粮食,所以,那时候人的平均寿命才三十来岁。

饿的!

再说了,应天距离这两个省份的距离,

都差不多有一千多公里。

等你的粮食运到了,得多长时间?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