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皇子为什么消失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节(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当然,这样对土地肥力消耗较高,那些抛荒几年的尚且可以暂时不管,可经常耕种的那些地,必须得在种植前施肥。

他根据土壤性质,列了一个粪丹的配方,“人粪、畜粪、禽粪、麻饼、豆饼、黑豆、动物尸体及内脏、毛血等,外加黑矾、砒信和硫磺,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

(1),提前埋藏在地里,再盖上土腐熟一段时间,翻地时将其中的东西取出来,播撒在地里,只需要很少一点,就能起到高效肥地,提高亩产的作用。

唯一的顾虑,就是百姓们很容易把这些当成巫蛊之术,说什么玷污土地,招致神罚,不肯配合使用。

李洵很是惊喜,周如植所说的粪丹,不就是古代版的化肥么。难怪他牧守地方,都能提高粮食产量。

就连他这个不种地的都知道,化肥是现代农业起飞的翅膀。

这必须大力支持并推广。

知道周如植曾经的经历,也明白此事已经是他的心病。李洵劝慰道:

“民智未开,百姓多蒙昧迷信,这是没办法的事。我们只能尽量引导他们去做正确的事。”

“他们害怕,无非是见有毛发血肉,一时难以理解。倒不如直接选个合适的地方,建个粪丹作坊,集中制造,再在分发种子的时候一并给百姓分发下去。”

又道:

“你不必有任何心理负担,此事本王亲自下令去督办,就算以后又出现什么天灾,那也是本王来担着,怪不到你身上。”

周如植心中有些感动。

郡王真是体恤下属,他都没说出口这些顾虑,他便主动解决了他的全部后顾之忧。

既然郡王明白他的难处,愿意援手,那他就再无顾虑,可以放开手脚做事了。

“那便按郡王说的办。”

说完,三人又一起讨论起了选址问题。

多方考虑后,李洵决定将第一个粪丹作坊建在肃城东北方向。

一来此地土地贫瘠,占地多也影响不大,另一方面,这里离肃城近,离燎原也不远,肃城和燎原的人粪马粪,军营中用剩下的残次的血肉皮毛,都可以很方便地运送到这里来。

至于禽粪,则需要从民间收集收购,其范围可以扩大到更南边的州郡。禽粪不像猪粪马粪那样易得,最好是委托给商人们,及早置办起来。

无机化合物则可以拜托本地的药商引荐,由银泰的药商大批量从外地采购,再由军方运回来。

有李洵这个手中不缺钱的一方诸侯全力支持,要大批量生产肥料就变得容易很多。

当然,李洵只负责点头和出钱,其中许多细节上的统筹安排,还得林相与周如植去做。

冬季作物的收成在后,眼下更近的是春耕。

周如植建议,最好把另外那些闲置的土地也分给百姓们种植起来。如此才能不浪费今年的春耕农时。

如此,一年有一部分土地就是种了两季的,可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

就相当于把所有土地分成两份,一份一年两种,一份一年一种,过三五年,又可以把两拨土地进行轮换,让其中一份土地得到休息,恢复肥力。

这样一来,便少不得要再分配一次土地。

先前在划分村落的时候,因为肃城户曹主簿的建议,倒是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每个村都留足了闲置的土地,以便分给今后的新增人口。

林德康在此插言道:

考虑到以后人口增长,不可在此时将耕地全部分给现有百姓,只能用租借的名义,且时间只有一年,下一年是否续租,由官府决定。这样等以后有更多粮食吸纳外来人口,才随时有新的地可以分。

春耕在冬季大麦的收成之前,百姓们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空闲状态,能多一季的收成,哪怕地是租的,他们也会很乐意。

李洵觉得这个建议很有道理,便采纳了。

林相又说,可以贴出告示,用每五亩地必须种一亩棉为附加条件,将土地租借给百姓。

到时候,地租照样征五亩地的,但棉花须以官府制定的价格全部售卖给官府。

如此一来,百姓们每年可收两季粮食,即使春耕征收稍微多一丁点,手中存粮也依旧会很充裕。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