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围屋的崛起(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话说刘殷事业有成、人丁兴旺,但是精湛的技艺却没有传承下代。
那一年,刘殷的父亲突然中风卧床不起,自己在外漂泊天涯,没有及时得到消息;没有及时回来求医问药;没有及时医治;没有应尽孝道责任;没有床前送终;没有看到最后一面;没有聆听父亲临终嘱托……
只几天时间,父亲寿终正寝以世长辞,给刘殷留下了常常的、永不磨灭的痛。
刘殷丧尽人间疾苦,忍受不孝不敬之罪。
从此,刘殷不想过漂泊的生活,不想把技艺传承下代。
这一年,地方政府为了拓宽市场,盘活经济,增加税收,要在南坑村建农贸市场。
建农贸市场不同于慈善事业建庙宇,不可能摊派、化缘筹集资金。
政府的方案是:集体征地、个人投资。谁投资谁受益,谁建房归谁有。
当地政府张贴广告招商引资。
南坑村没有几个人有实力、有胆量参与投资建设,毕竟有风险,怕市场萧条店面没人租赁。
这时候有人想到了南坑首富刘殷。
端午节,有人禀报刘殷已经回家。项目部几位工作人员立马赶到围屋刘家与刘殷商量,争取投资建设。
刘殷也想趁现在还有精力,手上还有余钱,为家乡建设奉献一份力量。他同意并签署了十二间店铺的投资建设意向书。
刘殷五十开外,眼角边已经爬上了几丝鱼尾纹。在外漂泊历尽艰辛,他也想回家投资项目,抛弃在外颠簸的苦力活,回归故里安享晚年。
师兄师弟徒子徒孙舍不得他离开,惧怕团队没有了主心骨难以支撑。
刘殷挑选那个自己手把手带出来的大徒弟做接班人。这徒弟脑子灵活手艺精湛,有能力有担当敢作为。
师兄师弟徒子徒孙再三挽留,刘殷去意已决。
大家只好让财务结清师傅的工资和效益提成,另加一千大洋作为退休补助。
晚上聚餐举行欢送礼。
第二天一早,大家帮师傅整理行李,呼拥着与师傅握手告别。那位接班的徒弟执意要送师傅回家,挑着行李跟在师傅后面。
一路上,师傅滔滔不绝讲述自己的创业史,把自己积累的管理经验传授给徒弟。
刘殷回家没几天就全身心投入到农贸市场的建设中,协助政府丈量土地、设计图纸。他发挥特长展身手,以最小的投资、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全程推进,争取如期完成工程任务。
天渐渐地暗下来,那带着一圈朦胧光环的月亮升起来了它徐徐地穿过一缕缕轻烟似的白云,向上跳跃着,欢快地奔向广阔的夜空。
男人们搬只竹椅,围坐在茶几边喝茶、聊天;女人们坐在一起纳鞋底、说悄悄话;孩子们在月光下玩竹马、捉迷藏……
“现在很多人要卖田地,就是没有人买。”
“大家都有力气到处可以垦荒,卖田有谁要?”
那时候地广人稀,力气大的一天垦荒五六分地不在话下。
孙家小伙子的闲聊,刘殷听的仔细。他以商人的视野洞察未来,已知这是个的商机。
刘殷对大伙说:“据传言有一批中原难民即将南下大迁徙,说不准哪一天会有一批难民涌入这里。那时,谁的田多谁就是地主,谁就有话语权,谁就可能是财主。”
大家恍然大悟,对叔叔的分析佩服得五体投地。
“侄儿们,你们明天把要卖田的人都叫到这里来,我要大量收购。”
刘殷接着又说:“这个项目算合作,我出钱你们出力,管理权交给你们,按效益大家享受红利。”
孙家小伙子办事效率还是蛮高的,几天就拿下来一百多亩地,其中猪路口塅就有八十多亩。真乃旗开得胜,大功告成。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年开春陆陆续续有难民携家老小进村乞讨。刘殷叫孙家兄弟在南坑水口茶亭支开大锅做饭,还安排难民在庙堂住下。
逃荒者很感激,见人就点头哈腰连连道谢。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