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仿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好啊!你这个混蛋找得我们好苦,在看什么神秘书啊?”
刘世春正看得入迷,哪有心思理睬他们的责备?
啊!原来是《三国志》,早有耳闻的好书。两个顽童同时扑上去,抱住刘世春的手臂,一阵戏耍争来抢去,嘻嘻哈哈扭成一团。刘世春惧怕把新书弄脏弄破,只好答应六只眼睛同时看这本书。
这怎么行?看书速度快慢不同步,且刘世春已经看完二回,不想返回去看,也没有耐性等他们追上来。
陈安昸建议,说:“世春哥,我看这样行不行?一本书三个人同时看不现实。你先看,我们不看。但是,你每看完一回要停下来讲给我们听。”
“行!我现在就把第一回讲给你们听。”
看书和讲书是刘世春的强项,从小父亲严格要求他“听、说、读、写”
要同步训练。
刘世春把书合上,用自己的话口述《三国志》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军英雄首立功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
……
次日,刘备、关羽、张飞于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
一个讲的头头是道,二个听得津津有味。张金宝还沉浸在故事情节之中,没有回过神来。陈安昸往他肩上一拍“讲完了,发什么楞。”
他看了看两人说:“我的大脑在重复一个关键词‘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是多么的豪迈,侠肝义胆、生死与共、视死如归。”
“我有同感,有这样的兄弟死了也心甘。”
陈安昸说。
“我们仨也结拜结拜,长大了从军保卫疆土报效国家。如何?”
刘世春提议说。只见陈、张撸起袖子大声说:“行!正合吾意。”
十几岁的孩子想象力丰富,爱模仿英雄人物。他们说干就干,学刘、关、张来个梨园三结义。
陈安昸回家拿香烛;张金宝去祖堂偷来供品;刘世春把父亲泡好的一壶九龙茶拿过来。
在一棵大梨树下,点香烛、摆供品,洒满三杯香茶。三人跪地而拜,然后说誓言:“苍天为监梨树作证,今天我们仨义结金兰,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传承围屋精神,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言毕,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按年龄拜刘世春为兄,陈安昸次之,张金宝为弟。
刘德岗从里间出来,看见儿子拿走了茶壶、茶杯,就尾随过去,躲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看个究竟。他看见孩子们有模有样有板有眼不像儿戏,索性给他们上一堂励志教育课。
“好!说得好,有理想,有志气。”
刘德岗老师使劲拍手称快。
三个毛小孩看见老师来了有些不好意思,慌忙在土坎上垫些枯草扶老师坐下。
刘德岗老师坐下来,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的见解:“刘、关、张三个人能结拜为兄弟是因为他们都讲义气,甘于承担风险。不仅有义,他们还志同道合。在此后的三十多年之中,三人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终于开创了蜀汉基业。他们是历史的英雄人物。”
“我们现实中也有这样的英雄人物,刘殷公和孙顺贵公是异姓兄弟,他们志同道合、肝胆相照,同心合力建起了永兴围屋,靠智慧和双手发家致富,使围屋兴旺发达不断壮大;在刘象文和孙景祥前辈的领导下,围屋刘、孙两姓志同道合、精诚团结,面对疫情肆虐,封围屋抗疫情,宁可牺牲自己也不让疫情扩散,保护全村人的生命安全。这是英雄壮举,这就是传为佳话的围屋精神。”
“这告诉我们:如果想有一番事业的话,就要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帮助,同舟共济。为了自己的理想,就有无穷的力量去抗争。”
刘德岗老师最后说:“我们从小要树立自己的理想,认真读书,发奋努力,向着理想勇敢前进。我们除了要有理想有志向,还要去面对它,挑战它,克服困难去实现理想。”
……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