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涂连长带着新兵找部队(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刘德林感激地说。
“好的,如果有什么需要,请随时告诉我。我会尽我所能。”
孙礼明回答。
大家各自脱衣休息,刘德林躺在床上思考着接下来的行动。他知道,虽然暂时安顿了下来,但危机并未完全解除。胡连长的病情仍然是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他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找到治疗胡连长的良药。
夜色渐浓,山风依旧吹拂着窗帘。刘德林的思绪开始飘向远方,想起了涂连长讲述的那个美丽的世界……
传说农历初一、十五是神明显灵的日子,进香的人们敬神可获福报,有求必应。
这天,山地庙宇主人会安排帮衬人员上山,担水做饭,烧茶倒水。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没有报酬的志愿服务,大家都满心欢喜地去帮忙,这是因为他们受到了神的召唤,暗中庇佑善良的信仰者福运连连。
农历十五祭拜日,早早来了几位妇女,挑着米粮蔬菜还有前天做好的米粿。
这些妇女大部分是前天刚回去的心灵手巧的刘家嫂子。尽管刚分别一天,为了安全起见,大家还是避免见面为好,以免节外生枝。孙先生将她们带到厨房,将食物取出整齐地摆放在案板上。
那些米粿乃是供应早餐的美食,香客们从远方纷至沓来,东道主有责任为他们奉上丰盛的早点。
这时候,几位贤惠的主妇们不辞辛劳,立刻生火熬制美味的米粥,并将米粿用大篾箕盛着,放入另一口大锅中加热。
孙先生趁妇女们在外忙碌的时机,悄无声息地打开锅盖,用筷子夹了满满一盆米粿端进里间,放在桌上。
“各位一定饿了,请趁热品尝!粥还需稍等片刻,若觉得米粿干燥难以下咽,不妨喝口开水。”
孙先生微笑着走出厨房。
小胡用筷子夹着一块热气腾腾的米粿送到涂连长面前:“连长,您已经几天未进食了,看您都瘦成啥样子了。”
涂连长在野牛庵虽然得到了特别优待,但他始终感到内疚。乡亲们端过来的米饭他都会婉言谢绝,除了流泪一句话也不说。
然而这次,他接受了,把米粿吃了下去。他深知米粮是最好的疗伤良方,只有养好伤才能追赶队伍打敌人,才能报答乡亲们的恩情。
这一天真是热闹非凡。
晚上,按照惯例,吹鼓手和帮工们应该留下来谢神送神,往往要折腾到深夜才能结束。
香客们还未散去,孙先生便停止诵经,紧接着便是谢神送神,草草收坛。太阳还未落山,法事便已圆满结束。
那些吹鼓手及其旁观者觉得有些奇怪,但也不便多问,毕竟工资已到手,早点收工回家免走夜路,岂不美哉?
在这静谧悠远的山谷中,这寺庙不仅是僧侣们修行的圣地,也意外地成为了红军英雄疗伤避祸的避风港。
晨光破晓,阳光穿透薄雾轻轻拂过古老的屋檐。
刘兴镇悄然起身。他深知,在这偏远之地,每一味珍稀药材都是大自然赐予的宝贵礼物,对于加速伤势恢复至关重要。
于是,他怀着对红军英雄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一条条蜿蜒崎岖的山路,开始了寻找好药材的艰辛旅程。
山林间,鸟语花香,清泉潺潺,但这份宁静之下隐藏着未知的挑战。刘兴镇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和对草药知识的深厚了解,穿梭于密林深处,辨识着那些或藏于岩缝、或生于峭壁之上的奇珍异草。
他的身影在晨光与暮色中交替,汗水与泥土混杂,却从未有过丝毫懈怠。每发现一株有价值的药材,他的眼中都会闪烁起希望的光芒,那是对生命力量的崇敬,也是对自己能够更快治好涂连长的伤,跟着他重返战场的渴望。
涂连长也在经历着身体与心灵的双重重生。得益于刘兴镇不辞辛劳采集的珍贵药材,以及老乡们的精心照料,涂连长的伤势奇迹般地迅速好转。初时只能卧床静养的他,逐渐感受到了身体力量的回归。
每当夜深人静,月光洒满窗棂,涂连长都会凝视着窗外那片浩瀚的星空,心中默念着未竟的使命与责任。他知道,自己虽身在寺庙,但肩上的重担从未减轻分毫。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涂连长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几位年轻人的搀扶下,缓缓站了起来,迈出了伤愈后的第一步。
那一刻,整个寺庙仿佛都为之动容,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新生的气息。涂连长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坚定,他深知,是这份来自大自然的恩赐、乡亲们的无私帮助,以及自己不屈不挠的意志,共同铸就了这一刻的重生。
十几天后,涂连长带着小胡以及几位执意要参加红军的小青年离开了寺庙,踏着红军部队走过的路勇往直前
刘德林已是孤身一人无家可归,只好留在寺庙和孙先生一起做起了“庙老子”
……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