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李园早将蔺相如当做了救命稻草,见他站在棺木边,沉吟不语,忙催问道:“蔺先生可有什么发现?”
蔺相如道:“奉阳君咽喉处有淤痕,胸口的刀伤比寻常刀剑要窄一些,杀死奉阳君的应该是一柄短刃。我推测,凶手比奉阳君高出半个头。”
适才在书房时,蔺相如发现除了上排暗格前面的书简有挪动痕迹外,中排不及肩处的几处书简则有往里推动的痕迹,联想到那处地面上有少量血滴,他推测应该是凶手先扼住李兑喉咙,将他推到书架边,李兑后背磕上书架,由此将中排的书简撞向墙里,然后凶手才下手刺死了李兑。既然是近距离杀人,当以短刃为最佳。通常短刃刺出,均在齐肘高度,譬如两个身材一般高矮的人对面而站,一人出刀,另一人中刀必在胸腹之处。而李兑伤口在双乳一寸以下部位,大致相当于那凶手肘部位置,推断起来,那人当比李兑高出半头。
李园听了这等晰毛辨发的分析,大为佩服,再次向蔺相如下拜,道:“家父惨死,是否能沉冤昭雪,全仰仗先生了。”
蔺相如忙扶起他,道:“但目前的线索也只能查到这里为止。虽然比奉阳君高出半头的男子不多,可也不少,邯郸十余万人口,可谓人海茫茫,要找到此人,怕是难上加难。”
李园道:“家父本是武将出身,精于骑射,身手不弱,近年来虽然未加练习,但武艺还在。那凶手能悄无声息地进来,一举制服家父,丝毫未惊动旁人,必是个武艺高强的精壮男子。”
蔺相如道:“这个……”
缪贤忙抢着道:“即便如此,嫌疑人也实在太多,城里这么多驻军,个个都是精壮男子。”
邯郸虽是赵国王都,却靠近南部边境,与魏国北部边塞相距仅二百余里,因而城中时时驻有重兵,不下十万之数,占赵国常规军队的三分之一。这些人中的一多半都曾经跟随赵武灵王南征北战,对其大胆推行“胡服骑射”
的主张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因李兑困死赵武灵王而恨之入骨的也不在少数。李园一听,便先行泄了气,再无话说。缪贤便趁机告辞。
07
出来李府,缪贤不禁埋怨道:“我当时只是随口一说,先生怎可顺势答应李园为他调查这件案子?不用我多说,先生也该知道,敢在邯郸王城中杀死李兑的人,不是普通人,一定大有来头,我们惹不起的。”
蔺相如道:“难道令君也认为是新相国乐毅派人所为么?”
缪贤道:“不,一定不是乐毅,这个人气度恢弘,当真是国之良器,可惜当年被李兑逼去了燕国。”
连声叹息。他虽无远见,但毕竟长期侍奉国君左右,所见俱是王公重臣,自有一番阅人之能。
蔺相如道:“听令君的语气,莫非知道谁是凶手?”
缪贤道:“先生一定要知道么?好,我告诉你,这起凶案,平原君的嫌疑最大。他最善于收买人心,乐毅目下是赵国最要倾心笼络的人,大王甚至不惜罢免亲信了十余年的李兑。但人人都知道乐毅跟李兑有仇,当年李兑兵围鹿台,将乐毅等亲信侍卫强行从主父身边绑走,乐毅未能在主父身边尽忠,多年来衔恨不已,如果李兑之死能够让乐毅从此安心留在赵国,平原君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这么做。”
他虽然与蔺相如同坐在车子上,身边并无旁人,还是左右看了一眼,压低了声音道:“先生还不知道,大王在听到李兑被杀的消息后,错愕之余,第一反应就是去看平原君。我猜想,一定是平原君向他建议过杀李兑以安乐毅和国人之心,但大王感念旧情,没有表态,平原君便自己派人动了手。”
蔺相如道:“原来如此。”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