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顾衍眸间无奈闪过,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报她才好。
“到时候大捷而归,应该还能赶上上元节。”
余光瞟见重睦抬手将将军标识放在库孙族领地之中,不免好奇:“公主喜欢上元节?”
重睦微微勾起唇角,笑意不似平素灿烂,面上甚至掠过一缕黯淡之色,转瞬即逝玩笑道:“还以为顾卿知晓本宫所有喜好,看来也并非如此。”
不等顾衍继续追问,她已转移了话题:“说来本宫因为舅舅才对渊梯恨之入骨,顾卿又是为何。”
顾衍沉默片刻,目光在沙盘之上缓缓游移,重睦见状,以为自己踩到逆鳞:“若是触及伤怀之事,本宫不问了便是。”
“家父早逝,是在军中。”
按照顾衍的年纪,唯永康年间那次大规模征兵,会叫他父亲入选。
永康帝乃周朝第二任君主,因心知周朝深受渊梯之害当机立断决意迁都燕都,亲自坐镇云邕关数年,令渊梯两代部落领闻风丧胆,无人敢犯。
渊梯草原也由此分裂数部,直到近年间方才卷土重来,大有反攻之势。
“逃兵被捕,绞刑。”
按周朝律法,逃兵祸及三族,顾衍原本也不该存活此世。
但那时内有国内藩王混战,外有边患作乱,政权尚未稳定,律法亦不完备,临安县冠嘴村更是再小不过之地域,方才助他逃过一劫,也并未于户籍中记录在案。
“下官不过是想证明,顾家虽世代为农,但绝非不明忠义之辈。”
即使逃脱定罪,但在乡党邻里之间,他却已背负着上辈罪名隐忍多年。
更有甚者,在他高中状元后,前去余杭知府处状告昔年父亲叛逃,若非余杭知府惜他之才,冒大不韪替他隐瞒,也不会有今日的顾御史。
顾衍收在袖中的双拳略一收紧,而后缓缓放松:“渊梯人践我朝河山,辱我朝妇孺。横扫渊梯,荡平关外,乃吾辈之责。”
两人同时抬眸,视线相对。
很多年前,重睦尚年幼,也曾有人对她说过:“若大周男儿各个骁勇善战,早日平定渊梯,又岂会让身后妇孺在故土家园遭遇横祸。”
当时她不悦反驳:“若大周子民不论男女皆能万众一心,又岂会有渊梯作乱之机。”
深秋黄昏斜阳落在那人肩头,黑甲反射光芒,不掩笑意:“行军之苦,阿睦还是别祸害我朝姑娘家得好。”
那时她不明白,这世上还有什么能比得上每次风寒着凉,母妃叫御医灌给她的药汁更苦。
后来却渐渐懂了。
第4章有时候重睦很羡慕长姐,明明她……
徽定十年,云邕关险些陷落。
天下皆念抚北大将军之恸,哀声遍野间,亦叹天妒穆朽少年之英才。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