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等待隆庆援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眨眼到了钟磊和迎net大婚这ri,那可是满府是宾客,四处见新娘,新郎忙敬酒。这真是举城同欢庆,炮竹阵阵响,舞龙又狮跃,戏台连成片,万盏花灯亮,礼花满天飞。婚礼直闹了十来天,程洪和府外官员才络续散了去。接着天波府自己又闹了三ri,这才算完事。婚后,钟磊想到天波府十四少这段ri子巡府辛苦,就放了他们半月假,还给了每人五百两银子,说是让他们去两江地界找乐子,也算是种补偿吧。“但别忘了,再交些江湖豪杰回来,为天波府所用。”
他凡事都想到少主ri后的安危,自然也没闲心呆在家里陪新娘了,先让冯广取来厚厚的送礼帐册,细细地看了后,点头笑道:“不错不错。真是不错。
一百二十多万两银子,七千多两黄金,四千余件珍宝,足能养活我天波府三十万兵马。好。好。太好了。”
他此刻的心里除了银子便是隆庆兵马。将送礼帐册塞还给冯广后,他就离府去找严争,看那里的兵马又增了多少,cao练得怎么样了,万一遇上急事心里多少有个底。再说雷龙也没闲着,从北方购得七百匹好马回来,迎net便带钱贵与邓嘉去应天酒楼见雷龙,摆了桌丰盛的酒席,四人边吃便边。正谈在兴头上,呼延飞雪推门进来,说有一军汉送来急信,指名要见大总管,说是冯厉派来的。“那送信的人呢?”
雷龙问了句,呼延飞雪便朝门外道:“进来吧。”
门外便闪进一个军汉,单腿跪地。“小的是冯将军心腹范林。冯将军修加急书信一封,让小的面呈大总管。”
说罢从怀里取出信封双手呈上。“小将军,坐下一起吃吧。”
雷龙招呼了呼延飞雪一声,伸手取过军汉手中信封,拆开看了之后吃惊地问:“快说,冯将军已被围了几天?”
军汉忙说:“回大人话,小的出来前已被围两天,又在路上跑了七天。”
雷龙“嗯”
了声唤来伙计,让他好好款待军汉。伙计应声带走了军汉,雷龙说:“冯将军他们七百多人在广西思明府遭镇安,南宁,廉州,高州四府兵马约八千余人围困,请天波府火增援。”
此话一出,呼延飞雪忙道:“用兵贵在神。小将愿领二千轻骑昼夜兼程,先行赶去,你们再商议怎么增援。”
雷龙点点头说:“小将军,我刚从宁夏购回七百匹鞑靼战马,在新军营里,全归你了。这有四五千两大银票,你再去帐台取五百两银子,一并带着路上用。”
呼延飞雪取过银票放入怀里,起身朝大家拱手说:“多了七百匹战马,那小将就带二千五百人去。走了,我们思明府见。”
言罢便走。他到了帐台拿了银两,离开酒楼上马赶到城中小军营,点了两员偏将,二千马军,五百步军,和二百弓箭手离了小营,出了浦口城,来到了新军营前。“快去禀报你们大人,就说小营的呼延飞雪有急事求见。”
守门军汉听了忙去禀报图巴。图巴听了个“急”
字慌忙出来。呼延飞雪见了便将冯厉在思明府陷在八千余兵马重围中,自己先行去救,和来新军营中提马的事说了下。图巴听了这话,也觉得增兵救援刻不容缓,忙说:“养兵千ri,用在危急,那我带着新营兵马与将军同行。”
便入营点了两员偏将,一千马军,二千步军,牵出七百匹马给了呼延飞雪,又装了七十车粮草,由二百弓箭手护着。就这么,两营人马合在一处共有六千六百余,由呼延飞雪在前引路,图巴断后,四员偏将前后策应,兵马取道安庆,风风火火直奔广西而去。
到了晚上,天波府上下全知道了冯厉被围,浦口城已出兵增援的事。饭后,父辈们在云霄殿里议事,十四少却聚在后花园的湖心亭中商议着,看在冯大人被围这一事上,能为长辈们分忧做些甚么。这些小辈平ri里舞刀弄枪,上街玩乐,在城内城外行侠仗义,也交结了不少江湖上的好兄弟。虽说活得逍遥自在,却也常常抱怨自己没有谋取前程的大好机会,能象父辈这样建功立业。冯大人这事让大家都觉得是个良机,只是天波府这次增兵救援,肯定没有他们的份。故而,商量之后,他们决定带着家奴,再邀些江湖兄弟一同前往思明府,为天波府尽点力。且说一夜无话,到了次ri清晨,十四少带兵刃与家奴从侧门牵马偷出了天波府,择南门离开了浦口城。他们顺着长江一路相邀,等到了九江府,连主人带家奴已有六百多人。直到了临江,大家商量后推沈中柱为头领,竖起隆庆旗号,进广西。
沈中柱虽年仅十七,却也熟渎兵书,很有主张。他见沿路均在闹灾,灾民一拔拔的也不少,便将众人聚在了一处,道:“各位兄弟,攻城不比斗杀,需要兵马。要兵马先要有银子,我们不如先打上几家大户,弄些银子与粮草。然后,再沿途招兵买马,晚间训练,白天行军,这样也误不了行程,你们觉得如何?”
厉右笑道:“我们均是些粗人,只会与人撕打拚杀,怎么用兵你说了算,我们听令便是。”
众人也都这么说,沈中柱便带大家先后打了七家大户,得了三千多两现银,二万余两银票,马匹车辆五六十,粮食三千石。有了银子粮草,大家便开始沿途招兵,尽挑青壮汉子,白天行军,晚上cao练。
待到了平乐府,人已过了一千七百,其中半数有马匹。当得知距明思府还有一天路程后,沈中柱将五十来个兄弟召集一处,说了自己的方略。“兄弟们,镇安,南宁,廉州,高州四府兵马正在围攻明思,那这四座城池必然空虚。我们兄弟可扮成贼寇多带火把,分四路夜袭这四座城池,烧掠府衙和兵营。切记,不可恋战,放了火便走。只要有人去报,四府兵马必然分兵回救,那冯大人他们的压力也就减轻了许多。到时只要慕容叔的兵马一到,这里外夹击,便能解明思之围。”
众人听罢,大受鼓舞,耿思北问:“中柱,那还抢银两粮草吗?”
沈中柱点头笑道:“银子,粮食,马匹,车辆不但要抢,还要多抢。但就是不准抢女人,抢百姓。”
众人听了大笑,饱餐一顿之后,分成四路,分别扑向镇安,南宁,廉州,高州四府不提。
再说冯厉的兵马,又是怎么会陷在别人的重围之中呢。原来,冯厉与白自宗分兵后,在雷州岛海域遇上一股打劫渔船的海寇,用的却是四条官船,有些海寇还穿着兵服。这四船海寇与冯厉他们接了一仗后,便大败而逃,由广海卫弃船上岸窜向南宁。冯厉留下头目宁铣带百余人守船,余者对海寇紧追不舍,一阵猛砍猛打,沿途百姓见了也都cao起棍棒加入了冯厉的队伍。
大家追到半夜,见海寇逃进了南宁兵营,便上门前去要人。谁知出来个将军死不认帐,说话极是蛮狠。“甚么海寇不海寇的,这可是兵营,快滚快滚,不然老子把你们当成海寇全抓了。”
竟说这话,听得冯厉嘴都气歪了,“哇呀呀”
地叫了一阵后,带人便要闯营,就这么动上了兵刃。这南宁府兵马虽有四千二三百人,却因久不练兵,只知道欺压百姓,故一接仗便退回了兵营內死守,还遣三路人从后营赶往镇安,廉州,高州三府搬兵。这时天sè将黑,不易攻营,冯厉让人去找吃喝。当地百姓听说江南官兵来打南宁官兵,纷纷送来吃的,并说此处官贼一家,平时烧杀yin掠干尽恶事,百姓有苦无处诉,有冤无处申,为了生活只得忍气吞声。“甚么?”
冯厉听了大怒,便让百姓安心回去,说他们一定会剿灭这些畜牲,还大家一个天理。可一夜过后,局势骤变。镇安,廉州,高州三府兵马杀到,南宁兵又冲杀出来,冯厉这几百兵马又怎么挡得住四面围攻,一退再退之后逃到明思境内,便被围在了一个小村庄里,成了瓮中之鳖。幸好此时天已入夜,大明军也就只围不攻,冯厉就用银子向村内乡亲买了些吃的,晚上便随意找地方一躺。到了次ri天刚亮,明军便起攻击,一拔拔地冲杀过来。冯厉心想这下完了,便死守村口,奋勇当先,死伤了二百多兄弟后,在打打歇息中总算是熬到了夜里。冯厉心想,自己也就这么点本钱,前面死了二十多个,今ri又死了七八十个,如此下去怎么是好。
便让兄弟将村内树木全砍了,将村口栏了起来,再写一封书信交于心腹范林,让他半夜杀出重围赶往天波府搬救兵。然后,他将全部兄弟召集了起来,道:“我说兄弟们,你们中半数是随我从大同府过来的老兵,今ri遇上了强敌,那也只有死守了。即便是吃树皮啃草根,也要撑过半个月,那天波府的援军也就到了。”
话音刚落,只听村南方向的明军营中杀声一片,有位兄弟便乐道:“将军,不会是我们的水师到了,来解我们之围吧。”
冯厉听了也不吱声,又静听了一会后,便将孙立棠与方世川叫到了面前,道:“我想着,杀入明军营中的这支兵马,不论是从哪里来的,那都该是我们隆庆的兵马。既是这样,我们不如拚死杀出村去,与这支兵马会合,再谋出路。”
孙立棠与方世川均说“好”
,众人便打开大门,呐喊一声,杀了出去。刚与明军接上仗,明军后面就乱了起来,随即就有一支打着隆庆旗号的兵马杀到,当先一将手提开山斧,在马鞍上叫道:“有话出去再说。”
便带兵朝明军南营冲杀了过去。冯厉他们驮起伤者,紧随在后,不久便与另一支隆庆兵马会合,朝西南方向而去,大明军紧追不舍。到了半夜隆庆兵马全逃入了山里,明军也不敢摸黑入山,便在山外扎了几座大营堵在了山口。可隆庆军似乎也顾不了这些,便砍树在山道两侧各扎了一座大营,支起了二十来座营帐,埋锅做饭。冯厉带孙立棠,方世川入了对山主将营帐,见八个将领正在喝酒议事,便道:“各位将领,我是天波府隆庆兵马总兵冯厉。这两位是我的副将孙立棠与方世川。
请问几位是何处的隆庆兵马?”
其中一人听了,忙请冯厉三位入座,道:“冯将军,我叫**,他叫扬彪,都是王朝将军手下,带三千兵马前来寻你。听明思百姓说,有支隆庆兵马寡不敌众,被明军围住,商议后便入夜袭营。幸好冯将军无事,不然属下就该死了。”
冯厉也不清楚王朝是谁,只是见了隆庆兵马甚是亲热,便道:“幸两位将军来得及时,不然我等危也。
&1t;aid="zsy"href="言情小说网&1t;a>
到时见了天波府大总管,我必为你们请功。”
扬彪笑道:“冯将军,属下又何敢贪功,只要将军无事,这比甚么都好。眼下我们该怎么办?”
冯厉仰想了想后,道:“山外现有大明八千人马,估计明ri还会增兵。以我看,如冲杀出去也无立足之地,还要被人猛追猛打,那不如暂时驻扎在此等待隆庆援兵。不出半月,老营天波府的援兵必到。到时,我们内外夹击,明军必败。那我们就趁势追击,先夺它一二座城池再说。从此也就有了立足之地,再图谋它城拓土开疆。”
众人均说此法甚好,便摆桌吃喝,商议诸事。
;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