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地上挖了老大一个坑洞出来。
挖了好几天,坑洞越来越大,做土墙的泥巴已经挖够了,寒枝却没让古猿们停下来,一定要挖到她指示的长宽高。
这是寒枝准备用来做鱼塘的地方。
鱼塘的深度一般在2到2。5米之间最好,太浅的话不利于水温稳定和鱼类生长,太深的话又会增加挖掘鱼塘的挖掘成本。
虽然古猿们乐意干这个,所以约等于没有成本,不过到时候会增加打捞难度,这才是重点。
东西向为鱼塘的最佳角度,这样可以延长日照时间,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还能增加溶氧量。
本来挖在河边更好,因为这样引水方便,不过那样鱼塘离族里就太远了,少了围墙的防护,很难说会不会引来山上一些小动物的觊觎。
以后要铺设水管到平原上,所以离河边远问题也不大。
她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养鱼,而是培育鱼苗。
早在春秋时期,先民们就已经有了培育鱼苗的意识,还有很多专门以这个为营生的人。
明代《种鱼经》里面对于鱼苗培育以及成鱼饲养都有非常详细的描述。
藕湖离平原才一天的距离,寒枝怎么可能就此放弃这么好的养鱼地呢。
族里今年没有时间弄渔场,因为比起养鱼,还是农耕的事情更重要,所以今年就弄点鱼苗先在藕湖那边养着。
藕湖附近的那片沼泽地也是好地方啊,拿来种地简直得天独厚。
只要开出来可以直接种植水稻了都,哪需要在平原上开什么荒哦。
不过目光还是要放长远一些,既然已经住在平原上了,那肯定优先建设平原啦,这么多地方,开出来的耕地面积将会十分可观。
至于藕湖那边的沼泽地,放在那里也不会跑,等到族里展起来,以后人越来越多,可以直接往那边迁居一部分人。
女娲氏既然要做大做强,那人口展肯定会很快。
至少寒枝相信一定会比本地土著们展的快。
圈地盘必然要搞起来。
这里圈圈那里圈圈,越圈越大,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说:自古以来。
至于鱼苗去哪里弄,她也想好了。
去年夏天雨季的时候河水暴涨,上游不是冲下来很多大鱼嘛。
等到春天冰化了以后,她准备带人往上游的地方去看看这些鱼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平原周围地形复杂,河流上游既不是族中打猎区也不是采集区,所以大家很少往那一片移动。
导致那个方向的一大片区域都属于尚未探索的空白地带。
借着这个探寻河流源头找鱼的机会,顺便把那一片摸清楚。
“那边山里应该没有住人吧?”
寒枝吃饭的时候随口问了栗一句。
倒没什么意思,只是话赶话的说到这了而已。
栗想了想,摇摇头。
印象里是没有哪个部落从那边山上下来换盐的,应该是没人吧。
深山中,世代依靠养鱼生活的鲤族领突然觉得鼻子痒,重重打了个喷嚏。
天真冷啊。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