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孔子 我们回家(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唐,李世民看到这里不由的叹了一口气,转身看向了身后的两个儿子,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
虽然如今的李承乾没像原本的历史线中那般歪了,但为了激励李承乾再接再厉,李世民还是扶持了李泰和李承乾一起并肩而立。
“人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孔子这一生却好似只是在吃苦,几乎没怎么享过福,你们说这是为何?”
李泰眨了眨眼,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踌躇良久,这才小心翼翼的答道,“可能是因为命苦,福薄吧。”
对于这个回答,李世民自然是不满意的,在他看来,人力有时是可以胜天的,哪有什么命苦命好?没有改变只是因为你不够努力罢了。
至于李承乾,他也思索了许久,最后给出的答复是,“因为他生不逢时,若夫子生在汉武帝时期,必能大展宏图。”
“嗯,有点意思,生不逢时啊……”
李世民点了点头,不由的想起了许多旧人旧事,有些人若是生在太平年间,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但他们偏偏生在了乱世,最终只能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孔子一行人兴冲冲的到了楚国,本以为可以一展抱负,却不想楚王偏偏在这个时候去世了。
新任的楚王并不接受孔子的那一套仁政,结果一行人连楚国的国都都没能进去,就收到了楚国使者的消息,新任楚王不愿接待孔子,要他返回鲁国。
那一刻,孔子只觉得毕生的力气仿佛都在一瞬间被抽空了,整个人瘫软在地,多亏了学生们的搀扶才勉强支撑住身体。
“我们……回家吧。”
孔子这一刻的话语,透着满身的疲惫与消沉。
颜回问孔子,难道他们就要这样放弃梦想吗?
孔子回答,梦想,至死都不会放弃,但时局如此,我们也不该一条路走到黑,不如回去整理典籍,将仁义之道传授给更多的人,他相信就算他们这一代人看不到仁政之世,后人也一定有机会看到。
于是,几经辗转,周游列国的孔子还是回到了故土鲁国。
老迈的孔子一边着书,一边收了更多的弟子。
但令人遗憾的事是,他最喜爱的三名弟子中有两人都先他一步离世。
颜回是孔子诸多弟子中最聪明,性情最温和的弟子,只可惜他天生体弱,又跟着孔子这般折腾了一大圈,回到鲁国后不久便病逝了。
至于仲由,他的暴脾气多年来一直未改,早年间每有战斗他都身先士卒,后来得孔子教导,他学会了以礼待人,只可惜他生在了一个战乱的年代,最终在回鲁国的路上就战死了。
多年以后,当孔子已经老迈到须皆白的时候,他时常会在梦里再见到这两名弟子。
这两名弟子跟他时间最长,早已被他视作儿子一般,却不想竟是白人送黑人,孔子的心情该是何等悲痛。
视角回到书屋,孔子结束了他的回忆。
转眼终于又到了古今交流的时刻了。
魏子然开始向孔子展现他儒学在后世的展。
孟子,郑玄,朱熹,王阳明……
一个个儒家后世之才逐一登场,他们每一个人对儒学的感悟也都清晰的浮现在孔子的面前。
孔子起初只是对这些后人的理念感到惊奇,可当他听到一句,“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的评价时,整个人都呆住了。
“这评价,过誉了,过誉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