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那其下暗藏的一点心思,皇帝有什么是猜不到的。
光明正大的阳谋,说起来没有半分鬼蜮伎俩,若是换个人皇帝指不定会称赞,可偏偏这个人是太子。
也足以让皇帝勃然大怒起来。
。
皇帝冷笑一声,一摔折子,对着楚歌道:“你看看你的好哥哥。“
这火无端端烧到自己身上,虽然莫名其妙,可瞧着皇帝脸色,楚歌依旧大气也不敢出。
皇帝好容易缓和了些许,终于上了一次朝,回来时,脸色却都是阴沉的活脱脱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
楚歌都不敢打探,后来才晓得,是在朝堂之上一直拉锯着,两者之间的争执极大,当时就气的皇帝下了朝。
然而折子奏疏依旧雪花般的上,为了昔年那一桩惊天血案。
更有科道言官大笔如椽,言辞犀利,写出些个文章,极尽辛辣嘲讽,一篇篇飞向了他们心中的奸佞。
天,仿佛是要变了。
。
偶尔皇帝会在书房内召见朝臣,楚歌想走没有走的掉,在周遭大臣复杂各异的目光里,跟个鹌鹑一样缩在一旁。
他害怕皇帝考校,收敛起心思认认真真听着,可皇帝似乎并没有这个想法,只是让他做些端茶倒水之类的小事。
按理来说楚王是天潢贵胄,绝不可能做这些事,但偏偏楚歌以为是自己逃过了一劫,端茶奉水别提有多乖顺,倒是让书房内的大臣们吃了一惊,忍不住便有些考量的心思。
楚歌浑然不觉,皇帝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段时间做的惯了,此时可谓是轻车就熟,那动作落到诸位大臣眼中,又多了几分深思。
日升月落,朝来暮往,便这么过了些日子,楚歌却察觉到了一丝不寻常。
在这皇帝时常召见文武重臣的书房内,他竟从来没有见过太子。
因为要平北将军一案,这天下最尊贵的两人,关系变得极其之僵硬,有许多次太子在外求见,皇帝都不愿意见他。
于是太子便常常沉默不语的立在殿外,偶遇重臣,言笑雅致如旧,却有一分不经意透出的黯然伤神。
重臣每每与他相遇,因着皇帝雷霆高压的态度,面上没敢多说什么,可是内心里,哪个不是在叹惋的。
甚至太子还嘱托太监,于无人处来叮嘱楚歌,定要好好侍奉在病中的君主,偏偏找的太监又是个嘴上没把门儿的,于是没过的多久,满朝上下,便晓得了太子孝心,殷殷可鉴。
金马玉堂之上,市井巷陌之间,有饮水处,哪个不晓得,太子是顶顶的温柔敦厚,宽和仁慈,可偏偏皇帝像着了魔,不但不闻不问,仿佛还有厌弃的架势。
归根究底,都是偏疼小儿子惹出来的祸事。
楚王呐楚王,那个骄纵肆意,胸无点墨的绣花枕头,当真是凭着一张与昔年元后相同的脸,把皇帝哄得都迷了心窍。
。
传言愈演愈烈,太子在民间声望,亦然水涨船高。
皇帝知晓了面上全是森冷意味,勃然大怒,直直赏了乱嚼舌根者一顿杖刑,皮开肉绽,鲜血模糊,当场就生生打的几个没了气。
在场旁观者无不噤若寒蝉,满面惊恐,一传十十传百,于是皇帝周遭,彻底没了人,敢嚼那舌头。
与之同时要替昔年岳家一案平反的折子雪片般飞,大臣们眼见皇帝是真的束之高阁,置之不理,终于拿出杀手锏,有那些个激进的,三两相约,于承天门外跪倒死谏。
那当真便是触了皇帝逆鳞。
若果说先前还是小打小闹,如今那些个大臣于承天门外跪谏,终于让事情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楚歌都没有办法形容皇帝当时表情,他从没有见过皇帝脸色吓人成那个样子,几乎是气的说不出来话。
皇帝令人传话,让大臣们通通都滚回去,既往不咎,但没哪个是愿意走的。中午正是毒辣的日头,那些鬓发斑白的大臣们却依旧一个个挺直了脊梁。
不顾众人劝说,皇帝到了承天门外,见着那一地乌泱泱的乌纱帽,胸臆中燃烧的怒火彻底没法压制。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