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的回忆录一至三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提高摄影技术的简单方法(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基本上照片参展入选没问题!

三要学会运用参照物!

我之所以把这个应该放在技巧中说的项目单独提出来,是因为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

先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有个朋友个朋友圈,说今吃的鱼很大,并附上了照片。

照片照得很清晰,一看就是大厨做的,至少色香味中色是没问题的。

但重点是他只了鱼的照片,我们没法想像这条鱼多大。

要是我肯定会把筷子放在盘子边,既不影响主体,又可以让看的人知道这条鱼是筷子的好多倍,那才能让别人知道确实是条大鱼。

对于鱼,筷子就是参照物。

参照,我不管别的学科如何解释,在摄影中,我的理解就是针对一个主体的比较说的。

对于一张照片来说,这个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一个人,站在草坪上,那么草坪就是这个人的参照物。

一张国画展览,周围一群人在看,画就是主体,人是参照物。

一朵花,开在绿叶中,那么绿叶就是这个红花的参照物。

一片叶,周围全是花,那么花就是叶的参照物。

参照物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决定去看一场电影,那么为了记录这个事件,如果把人定义为主体,那么参照物可以是影院,可以是宣传海报,可以是售票台边卖好吃的,可以是有特色的取票口等等。这个选择权在于你自己,在于当时的环境,在于你当时的直觉。

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直觉。

比如你看到花很漂亮,肯定是有深层次原因的,是一片花海让你震撼还是这朵花颜色鲜艳亦或是你小的时候家里养过让你感到亲切等等,总归要有个理由。

那就努力去把这种感觉拍出来。

这种感觉就是直觉(不要抬杠),我们摄影要进步就是要找到这种直觉。

说回电影参照物。

如果觉得这个电影的海报设计得好,那你站在海报边上,或是仅有你自己的时候,你可以单独照一张海报,把海报作为主体。

也可能你觉得这个影院很有特色,那你就照影院。

还有可能你觉得当时人太多,那你就照人。

这些都是没有定律的。都可以任我们自由挥的。

比如我就愿意照海报和电影票根。

照海报知道我们看了什么电影。

照电影票根知道我们在哪儿看的。

然后个朋友圈。

到年底时查一下朋友圈记录,就知道当年看了多少部电影、在哪儿看的,如果票多,就可以回忆一下和谁一起看的。

所以我觉得,照相时,除了那些特殊表现形式,比如人物特写等,我们尽可能的在画面中留下参照物,并学会提炼参照物。

对于不可避免的景点摄影来说,参照物更是重要,甚至有些时候景点是主要的,人才是参照。

要单独记得这点:人物和参照物要同时清楚。

我们大家常犯这样的一个错误,就是去景点总是到景点跟前才去照相。这样的结果就是如果人大景就照不全,景要是照全人就小。

这种情况几乎每个照相或被照的人都经历过。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要有意识在离景观很远的方选择照相点。

一定要好好运用参照物,做好比较,两千年前的《道德经》就已经用优美的文说了比较的重要性。“有无相生,难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恒也,说明有无难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些比较是永远存在的。

四要从一个最基本的小技巧开始摄影之旅。

说了前边的那么多废话,那么初学者从哪里入手呢?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