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土匪进城啦(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家里白面不多了,进粮店买了五十斤白面,二蛋看见米柜里有大米便买了五十斤米。
素芬姐是天津人爱吃大米,每天和自己这伙北方人净吃面食了,买些米给她吃!又买了十来斤黄米面回去蒸年糕。
想倒些胡麻油又没拿放油的罐子,只好作罢,三个人挑着一担东西回家了。
见他们回来素芬姐迎了出来,看到三个人又买回这么多东西说道:“你们三人怎又买回这么多的东西?过完年日子不过啦?”
老人常说:“时节好过,日月难过,过日子的细水常流。
二蛋赶忙说道:“是!是是以后听姐的,省着点花!’
姐咱家还有多少胡麻油了?明天炸糕用油了。
素芬扳倒罐子一看说差不多够二斤,
二蛋说道:“姐你把罐子腾出来让巴特尔去打一罐油回来!”
素芬找出一个小一点的瓦盆把油倒出来,腾出来油罐子。
你怎净说用瓦盆,那时没铁瓷盆吗?
有!洋货庄有卖的,但很贵,在普通人眼里那就是奢侈品,一个洋瓷盆的钱能买十几甚至几十个泥瓦盆。当时的洋瓷盆在集宁地区用的还真不多。即便是娶媳妇也要搞半天,才能要上一个,那也舍不得和面洗菜去。
大气人去吃席送礼有时会买个洋瓷盆,竹皮暖水瓶当礼金送了,也有买缎子被面随礼的,由此可见当时的洋瓷盆有多金贵。
几十年后的今日拿上个脸盆去吃席送礼,非的让人家打出来。
二道巷南出口往西不到二里,是黄家梁村,这个村有家姓武的人家叫武连江,专业用红胶泥做瓦盆,花盆,生豆芽的罐子。
他家是祖传手艺,在当地几代人都以此为生,日子过的很富裕。
泥土烧制的瓦盆物美价廉,很受当地人欢迎,只要不掉地上打了,做饭和面洗菜都能用,那个时代大街上随处可见烂瓦片,就是谁家打烂瓦盆了丢出来的。
有钱没钱都用的起,所以当地人不管是地主老财,买卖商人,还是庄户人家,家家都有几个或者,更多的瓦盆好用又实惠。
二蛋常见伙房大师傅做菜,他以前当羊官时逢年过节去伙房帮忙,为的是能多吃口肉,所以他也学会了几个硬菜的做法。
把切成半斤大块的猪肉放锅里添水煮到五成熟捞出来,切成小块。
锅中放几块冰糖化开,倒上油,把肉下入锅中翻炒至金黄色,加调料加水炖上。
素芬姐淘大米洗好蒸上,当地人不怎会蒸米,蒸出的米不是软就是硬,没南方人做的米好吃。
五哥李哥又把院子打扫了一遍,拍拍身上的浮土进了家。
李哥吸了吸鼻子问道:“素芬做啥饭了这么香?
哥!今中午蒸大米,二蛋给做红烧肉烩山药酸菜粉条。
“啥?二蛋会做红烧肉?”
五哥把眼都睁大了,不相信的说到。
还用奇怪的眼神审视着二蛋。
二蛋从筐中取出山药擦皮子。那年代可没有刮皮刀。
二蛋把山药放进去,切了半根酸菜,等了会才把切好的酸菜粉条加入锅中。
巴特尔提着油罐子回来了,还拿了块青砖茶进来。
当端上一盆红烧肉烩酸菜时宝力德嘉!嘉!嘉的称赞着。
巴特尔拿上酒坛给五哥李哥倒上,又找来两口大碗给宝力德和自己每人倒了一大碗。
把酒坛子放了起来,还美其名曰的说少喝点,不能喝多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