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自落胎之后,薛宝钗这眼泪就一直不曾断过,她毕竟不过是个十八岁的女孩,那怕知道这腹中的孩子是保不住的,非弄掉不可,但失去腹中骨肉之时,她还是万般舍不得,心痛难忍。
尤其是秦太医竟能妙手回春,把那胎儿一直保到了将近四个月,让她也生出了说不得能保住这个孩子的心思,无论是男是女,这终究是她的骨肉,她在这宫中也再也不是无根之人了,要不是高允听到秦太医私底下说她脉像有异,疑是畸形胎儿,说不得她也舍不得下此狠手。
想到一口气连续弄掉自己的两个孩子,薛宝钗又是愧疚,又是心痛,只能不断地哭泣了,雍政帝在一旁听的心都疼了。
他不顾血房不吉之事,直接进入房间,对薛宝钗安慰道:「朕下旨,封你为贵妃。」
虽是重罚了皇后,但皇后是清贵世家出身,平日行事大方,素有贤名,又给他生育了一儿一女,做出此事的又是他的亲孙女,他不可能因此而癈后,只能用着其他方法补偿钗儿了。
虽是虚弱不堪,但薛宝钗理智的摇头,「妾身无儿无女,无妊无功,那配为贵妃。」
以她商人之女的身份,当年又是以如此名声入宫,得封为妃是顶天了,若再封为贵妃,势必会引起朝臣们的反弹,凡事过犹不及,她虽想得到贵妃之位,但她更想要另外一个东西。
「怎么说无妊。」雍政帝不顾血床不吉,大手按上薛宝钗的小腹道:「此处曾孕育过朕的子女,怎么能说无妊。」
「可妾身无福,总是保不住孩子。」想到连失去的两个孩子,薛宝钗心痛难忍,忍不住伏在雍政帝的怀中放声大哭。
想着那隐约可看出人型的男胎,雍政帝也是一阵心痛。他叹了口气,安慰道:「你且养好身子,总是会有机会的。」
雍政帝这话真是纯粹安慰之言了,秦太医有言,薛宝钗连续流产,这身子己毁,将来怕是难以再有身孕了。
薛宝钗摇头,「妾身的身子,妾身自己明白,妾身怕是……」
秦太医说她此后难以怀胎之时,并未避着她,当她听闻此言之时,虽是有些难受,但也着实的松了一口气。她不能明着避孕,更不可能避宠,但一再流产只会败坏自己的身子,她也着实受不了一再失子之事,此后再也不能生了,对她而言也是种解脱。
雍政帝闇然长叹,他今天叹气的次数怕是这一年里最多的,但此情此景,他除了叹气之外,也不知说啥了,害死心爱小妾腹里庶子的可是他的嫡亲孙女,罚不能罚,打不能打,更不能把这事流出去让人知瞧,毁了孩子的一辈子,就只能和曦泥了,他又何尝不怨。
当初真不该允了皇后抚养孩子,好好的一个孩子被皇后给教坏了。
薛宝钗泣道:「妾身不敢怨皇后娘娘,只是舍不得腹中的骨肉,皇后娘娘都有了孙女,淑妃娘娘连庶孙子都抱了,若不是这事,说不定妾能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娶妻生子。」
雍政帝略想了想,「要不朕把小十二移到你名下养着?」
小十一和小十二是对双胞胎,眼下不过才五岁,一直都是由其母妃──马顺妃养着,马顺妃一人养着二个皇子也着实打眼了些,不如把小十二的玉碟改了,宝钗也有了儿子。
薛宝钗微微一抖,心下凄苦,她才不要别人的儿子,更别提小十一与小十二都被马顺妃养的有些傲慢,压根便看不起她这个宫女出身的德妃,虽是心下不屑十二皇子,但薛德妃仍温婉回道:「妾身知瞧母子分离之苦,那好见顺妃姐姐母子分离。」
「这……」雍政帝略略迟疑,他儿子本就不多,无母之子更少,也就昭儿一个,但昭儿已经大了,着实不便;这无母的公主倒有一些,不过这公主大多大了养不熟不说,而且这世上也没有公主奉养母妃的理。
雍政帝倒是真疼惜宝钗,一直想着要怎么让宝钗能有个孩子奉养,正当雍政帝思索间,只听薛宝钗突道:「儿子固然重要,儿媳也是顶顶要紧的。儿子大了便不方便进宫了,倒是儿媳能常常见着的,妾倒想挑个能说得上话的儿媳……像忠郡王妃这般……」
薛宝钗温婉的说着,手指悄悄打开床边的一个小盒子,一股淡淡冷凝幽香顿时充满房间之中。
一闻到这淡淡冷香,雍政帝也不知为何,脑袋一空,下意识的便道:「那就把昭儿记在你名下便是,昭儿虽然大了些,但小七家的是你的娘家姐妹,想必你们相处定会极好。」
成了!
薛宝钗微微一笑,当下在血床之上,郑而重之地对雍政帝连磕了三个响头,泣道:「谢圣上垂怜。」
成了!从此之后,她便是忠郡王的养母,以后无论是徒昭看上了何人,还是皇后要怎么塞侧妃,都越不过她去,她倒要瞧瞧,有她这个名义上的养母在,忠郡王和皇后还能怎么欺负云妹妹,而且此后……她也不用和云妹妹偷偷摸摸地往来了。
话一出口,雍政帝便有些后悔了,这世上那有成年皇子给年岁相当的妃嫔做儿子的理,但见薛宝钗又是欢喜,又是哀伤的面容,倒也不好说啥了,反正薛宝钗说的也没错,这儿子大了,本就少入宫了,况且不是亲母子,更是懂得避嫌,平常往来的也多是儿媳,与其挑个记事的皇子,再辛苦养大,还不如挑个合心意的儿媳。
况且昭儿若是有那份运道,将其玉碟改到钗儿名下,也是提了提他的份量,虽一样都是宫人所出,但宝钗怎么说都是开国的紫微商人之后,总是比个陪嫁丫环出身的宁妃好些。
七日之后,雍政帝下旨给徒昭改了玉碟,其母由曾氏宁妃而成了薛氏德妃,莫说史湘云了,连徒昭都吓掉自己的下巴。
突然多了一个养母,而且还比自己小一岁,和云妹妹好的好似一家人般的薛宝钗,徒昭着实吓掉自己的下巴,好半晌都收不回来。
「那薛宝钗是怎了?」徒昭忍不住问道:「这小十一和小十二虽然己经记事了,但不过才五岁上下,说不定能养得熟,再怎么的也比过继我这种成年皇子要好些吧?」
重点是薛宝钗比他还小一岁,他可真真叫不出母妃这两个字。
史湘云也颇不明白,虽说薛宝钗连流二胎,难免伤了身子,但她还年轻,宫里又有得是好太医与好药材,说不得再养养就好了,总比养一个成年的皇子好些吧,再退一步,小十一和小十二虽然母妃犹在,但总是比徒昭好些吧。
虽是狐疑,但史湘云也只能劝道:「眼下再谈这些也是无用,玉碟己改,不如我直接去问问宝姐姐吧。」
她虽想相信薛宝钗对她们没什么坏心,但毕竟这皇宫可是最会改变一个人的地方,宝姐姐对皇后一脉又有些心结,只怕……她们会牵扯进不想牵扯进的事情。
徒昭沈吟半晌,叹道:「罢了,玉碟己改,再谈也是无用。你以后面对那薛氏女小心一点,她已经不是你以前的宝姐姐了。」
无论这薛氏女想做什么,不过是一介商女,在宫里又没什么根基,在宫里能存活至今全凭着父皇的宠爱,若失了父皇的宠爱,只怕什么也不是了。父皇又不是老糊涂,再怎么疼宠这薛氏女也是有限,要不皇后和淑妃也不会仅仅只是被罚闭宫反省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