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挟天子以令诸臣(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万安山回来后,女皇的龙体并没有好转,日日病卧在迎仙宫长生殿里。
物是人非,未语泪流,祖孙俩抱头痛哭了一场。女皇封他为左卫中郎将,留驻在洛阳。
这份喜悦,也没有让她的身体有丁点恢复。
忽而清醒,忽而糊涂,每天浑浑噩噩地昏睡在深宫中,无法处理国事。
大臣们所奏的国事要事,皆由二张代劳处理。
不久前,张易之和张昌宗在定州私置了一座寺院,把长安大德寺中的十名僧人调到那里,僧人们不愿前去,上诉到朝廷。
姚崇不顾张易之的屡次说情,断停此事,得罪了他们。
张氏兄弟因苏安恒一事,正记恨于心。他们在女皇面前点手划脚,细数姚崇的几大罪过。
女皇病重昏聩,听信了张氏兄弟的话,将姚崇贬为司仆寺卿,但保留了他的宰相头衔。
长安四年九月,姚崇出镇灵武,充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安抚大使。
离京之际,他来到女皇榻前辞行。
女皇正从昏睡中清醒过来,紧紧抓着他的手,道:“姚卿要离开洛阳,离开朝廷了吗?”
“是!老臣明日就要启程去灵武了!”
“朕整日迷迷糊糊,姚卿走了,三省无人能够主持大局,你赶快在百官之中,举荐一个可任宰相的人。”
看着那油尽灯枯的样子,姚崇心里十分难受。
他认真地想了想,道:“陛下,百官中,秋官侍郎张柬之深沉稳重,有谋略,能决断大事,最有宰相之才。陛下用之,必定能尽节于国!”
女皇深深吸了一口气,道:“朕突然记起来,张柬之是狄公生前数次力荐的宰相人选。回到朝中那么久,朕却一直忽视了他!”
“张柬之已经年老,您若要提拔他,就要赶快任用!”
女皇苦笑道:“是啊!宰相之才,就应该立于宰相之位!这么一个能臣干吏,怎能让他屈位于秋官侍郎呢?”
生老病死,时至则行。
女皇几度陷入昏迷,几度清醒过来。每次醒来,她都不知道,这沉甸甸的大周江山交给谁,才能真正让自己放心。
让太子监国,她害怕武哲借监国之名,直接上位,一脚踹了自己。
交给张氏兄弟,两人毕竟是异姓王公,如果他们身怀不臣之心,举兵夺权,自己根本无力反抗。
还是三省宰相最可靠,他们相互牵制、彼此制衡,皇权依然牢牢掌握在她的手中。
趁着自己还清醒,女皇马上召见了张柬之,授官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还提拔了韦承庆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姚崇走后,女皇病得越厉害,只能蛰居在长生殿里,伏枕养病。
身边,只准张氏兄弟侍奉。太子武哲、相王武轮、太平公主、武氏诸王,以及宰相、外臣,已经数月无法与她相见。
新任的宰相张柬之经常带领众臣聚集在迎仙宫外,等着见女皇一面,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
凤阁侍郎崔玄暐递上了一道奏书,书曰:“太子殿下、相王殿下,仁明孝友,完全可以在您身旁足侍汤药。皇宫乃是禁内重地,事关重大,希望陛下不要让异姓人随意出入。”
几天后,奏书上写了“德卿厚意”
四个字,送回到他的手上。
看字迹,应该是二张兄弟批的。
长安五年正月初一,女皇忽然下令,改元神龙。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