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叶大闻言倒是想到了件其他事,&1dquo;你还记不记得隔壁唐婶家那个被拐走的小儿,也是去年过年集会上的事,我寻思着是不是同一伙人下的手。”
时间基本一致,倒也不是没有可能。
唐婶跟叶大嫂是远亲,当初孩子丢了,叶家村也派人找过,但都没找到一丝踪迹,那拐子团伙估计是熟手。
两人虽然痛恨拐子,但他们既不是官府,又不是有能之士,也只能泛泛谈两句罢了。
&1dquo;每到年关都会出乱子,几个孩子可都得多注意。”
走之前叶父特地嘱咐道。
叶老大倒是不担心村里的孩子,他们村极排外,但凡出现个陌生面孔,就得交代清楚祖宗十八代。
而叶瑜进屋的时候还在想这件事,&1dquo;当时衙门就没查到线索吗?”
&1dquo;官府的事咱们升斗小民哪里知道。”叶父牵着他的手,叮嘱道:&1dquo;你可千万不能吃旁人给的东西,有那丧了良心的拐子在吃食里放蒙汗药,你一吃就睡过去了,他就能把你带走。”
叶瑜听的认真,一点都没敷衍。
叶父这一说就说了很久,一直到叶母做好晚饭才意犹未尽地停嘴。
没过几天叶父就收到了村里叶恩家大儿迎亲的消息,是叶恩亲自送过来的。
&1dquo;南三哥可得回去热闹热闹,我家大儿小时候还多亏您救他一命。”
这救命一事,说起来已经过了整整十年,叶恩的大儿名叫叶诚,当年在河边逮鱼,没成想一个没站稳就滑倒了,然后就被河水给往下冲,要不是叶父刚巧路过,下水把他救了起来,后果将不堪设想。
也因为有救命之恩这回事在,每年过年叶诚都得去给叶父磕一个头,原本叶恩还想叫他儿子认叶父做干亲,但叶父没同意,这事最后也不了了之。
叶父自然没有异议,表示自己定会回去。
叶母见叶恩要走,连忙用油纸包包了点卤味塞过去,&1dquo;快拿回去尝尝。正好晚上还剩点,你不带回去我们也吃不完。”
叶恩没推辞掉也就接受了,想着下次再来的时候从家里带点其他的送过来。
一家人要回村也挺轻松,写张请假三天的纸条贴在门上,然后把门一锁,钥匙一收,齐活!
回村之后叶父让叶老太好一阵怪罪,&1dquo;都这么晚了,咋不等等明天再回来,宝哥儿哪受得住冷风?”
叶父苦笑着赔罪,&1dquo;这不是想着早点回来吗。”
叶老太也就抱怨一两句,见小儿子一家回来她比谁都高兴,很快就张罗着下鸡汤面条给他们暖暖身子。
一碗鸡汤细面,边上还整齐的卧着一颗对半切开的鸡蛋和两棵小青菜。
叶瑜闻着味道只觉自己已经吃饱的肚子又开始蠢蠢欲动。
但他到底胃口有限,只从爹娘碗里夹了几筷子面条配面汤吃。
叶父稀里呼噜吃完了面,叶母不太饿,也就喝了碗汤。
吃完后家里人开始闲聊,叶父先问:&1dquo;诚哥儿亲家是哪家的?咋之前一点消息都没。”
说到这件事,叶家其他人也觉得有点奇怪,叶大嫂提着水壶出来,回道:&1dquo;我们也是最近才知道,他们家一点风声都没传出来,女方家说是在县城里开食肆的,诚哥去送豆腐的时候跟她遇上,彼此都有意,两家商议过后定了亲事。”
说是这么说,但事实估计不是这样的。
食肆啊&he11ip;
叶父喝茶的动作顿了顿,看来是跟豆腐脱不开关系了。
&1dquo;看他们吧,反正诚哥是男子,不会出啥大事。”
这朝代就是这么不公平,男女的待遇相差悬殊,况且出嫁从夫,他们都不觉得叶诚会吃亏。
叶家三兄弟本还想再聊两句,却被叶老太轰回去睡觉了,&1dquo;有什么想说的明天再聊,这么晚了,你们不睡孩子还得睡呢!”
叶瑜睡觉之前还得喝一碗煎好的药,这药是吴大夫重配的,说是没之前那么苦,但他完全喝不出来区别,总感觉都是一样的味道。
叶河看他喝药,不由得缩缩脖子,&1dquo;宝哥儿你得天天喝药啊,真是太惨了。”
叶瑜表示他自己也觉得挺惨的。
第18章扩建的院子
隔日是个好天气,明媚的太阳高悬天上,慷慨地撒下阳光,而地面上的植被也贪婪地享受着难得的温暖。
家里的大红公鸡飞到柴垛上高鸣一声,宣告着又一天清晨的到来。
叶家人都66续续的醒来了,叶瑜也不例外。
&1dquo;嘶。”
他本想偷懒用凉水洗漱,但手刚碰上就被冻得一激灵,连忙缩回来。
这下他不敢再偷懒,只得老老实实的去厨间拿烧好的热水洗漱了,洗完的水泼在墙角,没一会儿就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端着盆回屋的时候,叶瑜顺带看了看扩建之后的院子。
叶家所在的地方本就离山脚极近,他们家后边一户人家都没,因此扩建的时候便往后圈了不少地进来,形成一个非常宽阔的后院。
后院里最中间一块地被开垦出来作为菜地,叶老太带着媳妇在里面种了些耐寒的蔬菜,包括白菜和晚萝卜,除此之外还有些大葱大蒜香菜,随吃随掐,这一块菜地被细密的栅栏牢牢围住,防止家里养的牲畜偷吃。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