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页(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网民们被这些论文震惊了。
“好多啊,真的假的,一个人可以表那么多篇论文吗?”
“跪了……这些论文名,我一个都看不懂。”
“我去,难怪我说季椽这名字那么眼熟。我去年的论文引用全部是他的,这个人的论文屌爆了!”
“我们导师也经常推荐他的论文,他是真的级厉害。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查不到他任何资料,我们都以为他在国外。”
“季椽已经有五六年没表过论文了,我家导师猜测他可能去世了,没想到居然还在世,还去当了大学老师。”
“对对,我老师也这么说的。以季椽的论文深奥程度,他肯定是位老人,五六年没出论文,不是退休就是去世了。”
从彭教授展示那些论文截图开始,参与留言的网民终于从普通人转到学术圈。
并非他们不为季椽说话,只因季椽的个人资料是机密,不认识他的人根本不知道季椽长什么样,只能凭论文的深奥程度判断,感觉季椽是位学识渊博的老学者。
再加上季椽离开科研界五六年,科研界很多人都以为季椽已经退休或死亡。
谁能想到那名被传贿赂校长的大学老师就是他?他们只以为是同名同姓罢了。
“所以说,别管季椽什么背景,他的学识当大学老师绰绰有余,根本不需要贿赂校长吧?”
“如果季椽是那个人的话,不如说校长请求他当老师吧?”
“博主撒谎了对吧?其实是自己被淘汰了不甘心,所以污蔑季椽和校长!”
“也可能是同名同姓,又没照片,怎么证明季椽是同一个人?”
网友们的猜测并无意义,因为季椽的资料是保密的,普通人根本查不到。就连林子赡说的1998年相关信息,也因为后来的“863计划”
被全部隐藏了属于季椽的那部分。
“这个人一定是季椽老师!”
只有被季椽教过的学生才知道老师有多博学,根本不需要贿赂校长。因此学生们也想帮老师说话,只是他们人微言轻,解释的话瞬间被淹没在网民的骂声中。
如今看到有希望,全班同学都开始在网上搜索,想找到季椽老师与这些论文有关的证据。
然后,之前怎么搜索关键词都查不到的资料,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出现了。
“1998年,季椽……”
这名女学生搜出了一段采访视频。视频上的人穿着一身橙红色工程服,模样年轻俊美,与如今区别不大,他正在向记者讲述着制造卫星的内容,身前有一排小字:“工程师—季椽(微小卫星负责人)。”
女学生愣了愣,惊喜的叫出来:“啊啊啊是老师,真的是季椽老师!”
女学生兴奋的打开班级群,开始打字:“各位,我找到证据了,季椽老师是……”
“各位,找到证据了,快去博客看!”
群里已经有人提前言,并附上链接。女学生点开,在博客上看到一篇长长的图文。因为博客不能视频,所以博主是一张张截图的。
图片的内容正是女学生刚刚看到的那个视频。
“很显然,我们都被骗了。以我查到的资料,季椽想当物理老师根本不需要贿赂校长。相反,以他的水平,当一名物理老师实在太屈才了(图)(图)(图)。”
“卧槽这张脸!”
有女网友兴奋的言:“要早说他长这么好看,就算他是花钱当的老师,我也愿天天去上课啊!”
“现在还信什么贿赂校长的鬼话?看看那几个字——工程师,卫星负责人!这样的人当个大学老师还需要给校长十万?搞笑吗?”
“还没确定这个人是那个大学老师吧?万一同名呢?”
季椽的学生赶紧言:“没有错,这个人就是我们的物理老师季椽。”
“我偷拍过上课的季椽老师,证明他们是同一个人。(图)”
图片一出,再度引来一片尖叫。
“啊啊啊这也太帅了吧!比工程师时还帅,求季椽老师的课程表,我要天天打车去蹭课。”
“确实是同一个人,所以这个博主说季椽花十万贿赂校长是造谣吧?”
“造谣的博主和骂季椽的人,快向季椽老师道歉!”
“已经举报了,快道歉!”
另一边,根本不知道网络生什么的季椽,正在校长办公室喝茶聊天,突然6续接到朋友们电话。
“季椽,你去当大学老师了?”
“季椽,听说你遇到麻烦了,为什么不告诉我们?”
“季椽,你为什么要去当老师?那么闲快来实验室帮我啊!”
季椽的朋友们全部是沉迷于科研的人,此时打电话过来已经算反应很快了,毕竟大多数人都是停止自己的实验出来的。
在电话与季椽确认过,网上那个被造谣的大学老师就是他本人后,纷纷开始在网络上为季椽声援。
由于他们大多人都很忙,没人刷过博客,临时注册的小号没有权威性,干脆直接拿单位的官博声。
“你这篇谣言的时候,大概不知道季椽除了富二代以外,还是中科院院士吧?你不知道季椽除了中科院院士外,还是卫星基地工程师吧?总之,我也要说句,你死定了,不要以为我们科研者不说话就好欺负!”
正追着博主要道歉的众网友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