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捷报御览召其入宫(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题本里的内容多为公事,需一式两份。
一份是由通政司直接送到宫内,交由管门的官员,呈递到皇上的办公桌上。
而另外一份则会交给六科廊坊抄录。
而奏本则是直接递给管门官员,由管门官员传递给皇帝。
皇帝看完、处理完之后,才交由六科廊坊抄录登记。
不过,不论是题本还是奏本,都需向上传递。
要经过通政司、文书房备案、皇帝御览、内阁票拟、皇帝批红明代中期以后,多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和六科抄录等部门参与。
程序复杂而又繁琐。
因此崇祯皇帝特意下旨,简化流程,凡虏寇军情,直呈御览,任何部门、个人不得阻拦。
这类军情奏报,处理完后也不需下传六科,直接就可着有司办理。
所以,这封奏报到京师以后,只经过管门官员手后,便直送御案。
这时已是十月初七戌时三刻,晚上八点左右。
崇祯皇帝朱由检正在家宴。
皇后周玉凤、贵妃田氏、袁氏、太子朱慈烺、皇子朱慈炯、朱慈炤、皇女朱媺娖等都在宴席之上。
说是宴席,但菜不过六道,酒不过一壶。一大家子围坐一起,这些菜估计都不够吃的。
不过皇帝家宴本也不在于吃喝,更重情感交流。
饭桌之上,崇祯皇帝朱由检面南而座,妃嫔坐于两旁。
皇帝对面是太子朱慈烺,其年方才十岁(虚岁),二月时,也才刚出阁读书。
其人白皙而美,善应对,其足骭骨皆双,且举止端凝,音亦亮。
崇祯皇帝对他十分喜爱,在教育上更是下了血本。
席间,崇祯皇帝还特意考校了朱慈烺的功课,其对答如流。
朱由检对此大喜,连连夸赞“春哥儿,美玉也!”
朱慈烺不骄不躁,回答道“玉不琢不成器,儿臣还需父皇鞭策。”
朱由检听了更是高兴,假以时日,这孩子成就定能过自己。
坐在朱慈烺旁边的皇子朱慈炯、朱慈炤一个五岁,一个四岁。
两位皇子年龄尚小,听到美玉,都吵着闹着要朱由检赏赐。
朱由检难得享受这天伦之乐,大笑答应。
九岁的皇女朱媺娖从小就聪慧,见朱由检难得高兴,当即也加入进来,抱着他的手臂撒娇。
周皇后、田贵妃、袁贵妃、也是掩嘴浅笑。
一家子其乐融融,笑声不断。
这时殿外伺候的太监王承恩大步而来。
“皇爷大喜,大喜啊!”
朱由检闻声放下朱媺娖道“何事?”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