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维持现状(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而且还要花费不少钱粮方可。
崇祯皇帝朱由检,一听到又要花钱头立马大了。
马上就问,如果不坚壁清野,明军能否退敌。
卢象升立马语塞,单独奏对时自己已经说的很清楚了,现在还能说什么?
但杨嗣昌却很乐观,说什么大军云集京师,军势正胜,其威正浓。
只要明军抱团,不浪战,保持对建奴的威慑力,就能退敌。
卢象升听了就想反驳硬刚,但想到诚、慎二字当即忍了下来。
他只是上前问,若建奴分兵四掠,我军是否分兵。
一旦分兵,军势减弱,又是否能取胜。
卢象升不急不躁,把问题丢了回去。
杨嗣昌大惊,这倔驴啥时候改了脾气,这么温文尔雅?
其当即便说,此乃督师所滤,我只是说出建议。
说实话,杨嗣昌反对坚壁清野也并非错误。
此时的情况,确实不适合。
一旦明军移动百姓,建奴数万铁骑,随时都有去截杀的可能。
其实卢象升建议此策的最终目,就是主战。
他想集中兵力,在北京城下,与建奴一决雌雄。
只是这回他按照苏武的逻辑,没有硬刚罢了。
但杨嗣昌何等聪明,一下子便看到了关键之处,想要决战,门都没有。
此战若是胜了还好。
如若败了,九边精锐尽失,我大明更无议和之底气。
到时,大明真是无药可救了,还是那就话攘外必先安内。
卢象升有错吗?
没有。
他考虑的是快解决外患,然后掉过头来再打流贼。
至于失败。。。卢象升认为就不可能失败,只要皇帝主战,百官一心,在自己的指挥下,建奴灰飞烟灭指日可待。
杨嗣昌有错吗,也没有。
他考虑的是万一中的万一,没有百分之两百的把握,大明就不可以身犯险。
咱们先稳住建奴,保住军队,先灭流贼再平建奴,更稳妥些。
说到底,正如卢象升所说,二人不是门户之争,而是国策之争。
谁对谁错,目前大家都不知道。
不过杨嗣昌心胸狭隘,把本是国策之争的事情,愣是夹杂了私斗。
他建议,关宁总监高起潜改任入卫援兵总监,与卢象升平起平坐。
其中之意,耐人寻味。
崇祯皇帝若是果断一点,成熟一点,在战和之间做个决断,朝廷也能全力迎战。
但他畏畏尾,一方面怕决战不胜,不可收拾。
又一方面,又怕议和之事群臣反对,有失自己威名。
最后朱由检做了个愚蠢的决断。
保持现状,卢象升总督兵马御敌,力保京师不失,百姓不失,高起潜还改任入援总监,监督天下兵马
“弄了半天,还和以前一样!”
苏武愤愤不平。
这皇帝太窝囊了,就不能雄起一次吗?
卢象升漠然。
“待各部完成集结,聚兵升帐!”
喜欢大明一不小心混成了宰相请大家收藏大明一不小心混成了宰相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