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身世隐秘(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那天顾相提出姓楚的官员可赴柰州统领矿藏查探事宜时,靖帝是一百个拒绝的,以至于拖了好几天都没有定下来。
派去查探的奉擎卫也回来禀报他们深挖人家祖宗十八代的结果。
楚竹,工部虞部侍郎,从五品上,论职责,铁矿兵甲正是他的业务范围,也算管得应理该当。
楚竹本人,是公认的心细如发,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端的是好性情。
再细究姻亲故旧,这楚竹娶妻柳氏,柳氏的姑祖母正是柰州知府的母亲。
其实各方面都挺合适,除了他姓楚。
顾相不知道,沈家皇族对姓楚的根深蒂固的厌恶从何而来,靖帝自己心里是清楚的。
况且,不同于前两天他们以为的只是碰巧,楚竹是真的楚家人,自前朝以来,梗着脖子不愿意改姓的最后的楚家一支。
当然不可能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楚太傅的嫡亲后裔,只不过也是楚氏族人。
那位楚太傅一生未婚,也没有过继族里幼儿,他的血脉算是断得干干净净。
这人不仅无后,连祭祀香火也不想要,一生也算循规蹈矩,只在死前任性了一回,要求族人将他火化,洒在定水河里。族人违逆不得,还是顺了他的意。
顾相不明所以,如果没有楚太傅,是能天下一统,蛮族也不会发展成今天的样子,可这都过了百年,揪着姓楚的不放又是何必?他苦口婆心的劝告靖帝:“陛下,兹事体大,他是姓楚
,可又没有参与百年前的事。”
“率族北逃还要将族里一分为二,真是世家首鼠两端的好作风。他不是想两头讨好,他就是想恶心太祖。”
靖帝没好气的回到。
楚太傅带走的,都是楚氏里那帮叫嚣着大长公主牝鸡司晨,应还政于末帝的那帮子人,留在靖朝肯定是死路一条。
他留下的这些人,除了留着让人厌恶的楚家人的血,确实没做什么坏事,可楚太傅这样做,是逼着靖太祖给楚家一个圆满。
楚家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恶心得不行。
还想顺着安定河飘回来?做梦都没有这么简单的事!
太祖自然不是好脾性,要在靖朝境内修水利工程,让安定河改道,这消息传到蛮族,苟延残喘的楚太傅一口气没上来,喊着“天下负我,我负玉衡”
就驾鹤西去。
顾玉衡,是镇国大长公主的闺名。安定河的终点,原是镇国大长公主的陵寝所在。
“陛下,百年时光已逝,楚竹一家,能坚守本心,不改其姓也算难得,就是此等风骨,也应给他们一点盼头啊。”
顾相真是好言相劝,他对楚竹这样的头铁的曾经的世家之后,也是有基本好感的。
改姓忘祖是为了生存,顾相也知生存不易,不会多有诟病,但相对的,还是为楚竹祖辈这样不屈的坚守而感到敬佩。
要说这一切往事,本来不干沈氏皇族的事,靖帝这些沈家人,在往事中都不配拥有姓名。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