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高考指南(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叶华荣打趣道。
“我要报京城的大学啊,我还没去过都呢。”
田爱国说道。
“我也要去京城读大学。”
汤武强、焦伯山一致说道。
“我要去西安读大学,我还没出过市呢。”
吉龙荣、纪处弘说道。
“我是肯定报京城老家大学。”
丁炽昌说道。
“我要回上海读大学,,,”
冀同仁说道。
“我也要去都读大学。”
“我也要去都看看。”
“咱们宿舍不算我,一共有11个人,其中有6个人想去都京城读大学,而其中只有我和丁哥是地地道道京城人。
你们不了解今年的高考政策吗?
各个省市直辖区都是自主出题,各省也都是自主批阅试卷、统计高考成绩,各高校按照各种学生报考成绩录取,,,
全国肯定有无数的学生想去都京城读大学,京城各个大学的录取分数也就可想而知了,大部分人只是陪跑一场,,,”
叶华荣悉心说道。
1977年高考考生规模数量是空前的,报考人数有57o多万人,最终却只有27万人能闯过独木桥,录取率是4。8%,也是高考历史上录取率最低的年份。
这次冬季高考各地时间不一样,人口多、地方偏远都是11月份开考,少部分地区延迟到12月中考试,也是第一次出现各地独立命题考试。
很多地区允许高中末毕业就参加考试,不少学生是十七八岁少年,有些学生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也是乱的一批。
为了确保重点大学的生源,给予重点大学照顾的优惠。这也使很多重点大学没有严格按照考试填报的志愿顺序录取,有些考生可能在志愿中没填这个重点大学,却由于分数很高,最终莫名其妙被重点大学录取。
然而更悲催的是,无数人扎堆包括京城、上海等达城市的大学,一些可以考上大学的学生,最后却无缘大学。
“小叶子,那我也有可能考上大学?”
汤武强激动问道。
“大家都有可能考上大学。”
叶华荣委婉说道。
叶华荣差点笑场,汤武强要是努力学习个二十多年时间,考个专科还是没有问题的,也可以花钱上民办大学吗。
“那我们怎么报考志愿,顺利进入大学?”
王良德问道。
“你们有人想报考咱们的延安大学吗?”
叶华荣打趣道。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