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家道中落校花老婆差点离我而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0章 廖彬不对劲(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这肯定没问题。”

程浩波都没有考虑便直接说道。

乡下最不缺的就是田地了,有徐帆做采购背书,他要是连个种植大棚都弄不起来,那他这村支书就白当了。

“要我看,最好是咱们村里合作社把你厂里边的原料都包圆了,干脆再弄几个养殖场、养殖塘。免得钱还被别人给赚去了。”

既然说到这事,程浩波索性趁热打铁,把自己的心里话给说了出来。

他对扬帆食品厂的情况还是比较清楚的。

采购量较少的牛肉、甲鱼、牛蛙、猪心、猪耳朵那些都不算,仅仅只以徐帆厂里现在的腊货生产线中的腊鱼腊肉来说。

按徐帆现在厂里的采购单,腊鱼、腊肉每个月都有两万五千斤左右的量。

再按每头猪产肉两百斤估计,也就是一个月采购一百二十五头猪。

虽然不管是养殖还是种植,都要看年成,有的年头亏钱,有的年头赚钱,但大多数情况下都还是赚钱的。

程浩波对养猪的利润也比较清楚,今年,一头猪差不多能给养殖户带来六百左右的利润。

也就是说,单单徐帆的厂子,光是猪肉采购,一个月就能给养殖户创造近八万块钱的利润。

说起来是不多,但如果再把腊鱼那些也算上,就不算其他的了,也是笔不小数目了。

十几万总是有的吧?

然后把这十几万平摊下去,摊一千块钱一户,都能摊到一百多户呢!

樟村总共才有多少人啊!

八千多人。

不到两千户。

如果其中能够有一百多户每个月多一千块钱的收入,那樟村就必然又是不同的光景!

乡下赚钱哪有那么容易啊。

一千块钱一月,真不少了。

程浩波想起当时自己打这个主意的时候,算了算账,都有点兴奋得睡不着觉。

只可惜,徐帆却是给他泼了瓢泼冷水,“养殖塘……这都还行,养殖场我看还是算了吧,成本投入太高了,我怕我这边出什么问题,大家都得跟着亏钱啊。”

他深知他这个加工厂最大的优势是什么,那就是他的网上带货渠道。

但同时,最大的弊端也在这。

只要他网上带货出问题,就会引山崩式的连锁反应。

程浩波愣了愣,有些不甘心,眼巴巴道:“应该出不了什么问题吧?”

徐帆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真要是出问题,我怕书记你承受的压力也大啊。”

程浩波听着这话,不自禁地叹息了声。

也是。

要是养殖场没弄好,打水漂了,那集资的村民肯定是怪他这个村支书。

但他也不打算放弃,笑了笑,道:“那就先试试种植大棚,等种植大棚赚钱了,我再动员他们搞养殖场去!”

“好。”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