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沈老头分家(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这条件在过去的沈家庄是屈一指的,甚至是单独一份的,如今的沈家庄那也不逊色其他人的红砖房,房子保护的很好,每两年检修一次,所以看起来非常不错。
沈家庄还有很多人住土屋呢,沈书记的二儿子和小儿子,以前就住在沈家庄路口的土房子里,后来搬去了楼上,再后来沈旺要结婚,才拆了一半的土房重新建了一层的红砖房。
“爹,我们回来了。”
老沈回到家里就去见自家老爹。
“回来就行,亮仔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沈书记头花半白,脸上皱纹明显,因为之前接到了孙子的电话,知道他们夫妻回来,所以也没感觉意外。
“三嫂领着玉梅,先把户口本给办下来了,明天三哥就会带着亮仔办理入学手续,”
老沈如实说道,“我们回来,准备把玉梅和亮仔的户籍迁移手续办妥,在收拾东西搬去县里。”
“看来亮仔说的都是真的,”
沈书记点了一根烟,“从头到尾和我说说。”
老沈点头,坐在一旁把一家人去县城里生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包括沈亮要求对外公布自己只抽到一等奖的事情,还有沈亮主动要求买下机修所,以及邹海洋的运作等。
沈书记听完,感慨连连,一是感慨大孙子好运气,脑袋瓜灵活,二是感慨邹海洋升官之后,起势明显,彩林乡的那几个人哪里是念旧情,分明是看好邹海洋才给面子。
他和以前一样,掰开揉碎了给好大儿分析,沈兴一言不看起来像是没听进去,这让沈书记很恼火也很无力,他抽了两根烟就没在说话,倒是沈旺和沈發听到消息过来了。
房间里传来谈话声,气氛看起来不错。
老邹也不管那么多,先去收拾东西整理个大概,婆婆不在家里,不是去打麻将就是去唠嗑了,她也不在意,现在就一门心思想收拾东西,把手续办齐全了,恨不得明天就回县城。
晚上,沈书记让大儿媳多做了几个菜,把三兄弟都叫了过来。
因为停摆的关系,沈旺和沈發都没有出去工作,今天是解除停摆的第一天,大家都在等消息,所以全都在家里,沈兴回来之后,兄弟两人就凑了过来。
晚餐的时候,沈书记当着儿子儿媳的面,决定分家。
“分家?分什么家?我不同意!”
沈婆婆顿时不满的拍桌子。
“老子还没死呢,什么时候轮到你来当家了?”
沈书记冷着脸,“不想过好日子就滚。”
“我……”
沈婆婆顿时气的说不出话来了。
“家里的情况,你们三个心里都清楚,”
沈书记对自己的儿子们说道,“现在住的青砖瓦房归老大,我们老两口就在这里养老,你们两个小的宅基地都有,家里也没什么积蓄,除了老子看病花了一些钱,给老二起房子买拖拉机用了一些,没剩下多少,账上都记得清楚。”
沈书记没有搂钱手,这大半辈子也就给三个儿子弄了三个宅基地,家里的农田也都平分,老两口的养老田则占了老大沈兴的,积蓄什么的都花的差不多了,沈书记就没分。
家里三个儿子现在都不耕田,家里的农具粮食什么的也平均分三份,剩下的就分无可分了,最后就是沈书记看病的账目,沈书记没让三兄弟平分,老大承担最多,老二次之,老幺承担最小,按照这样的分配,沈旺还拿出一点钱补给了沈兴,沈發退了一部分钱回来。
账目扯清楚之后,接下来就是谈养老的问题了,沈书记有退休金和补贴,管自己吃喝没有问题,就连沈婆婆都是接生员,也有乡镇补贴,虽然比不上沈书记,但依旧能管烟钱。
沈书记的意思很简单,养老钱每半年给一次,看当年的消费水平和物价,主要是粮食价格调整,从下个月开始也就是o3年3月份计算,三个儿子暂时每家每月给三十块钱。
这样的话,整个o3年,老两口能有9oo元的养老钱,这在农村已经足够了,毕竟老两口都有收入,自己种菜雇佣人种粮食,而且每个月三十块,对三个儿子来说并没有什么负担。
沈书记不是口头说说,还亲自动手写了分家的文书,一份分家文书,一份养老协议,三个儿子和两个儿媳都签上名字,老两口也按上手印,这事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最后,沈婆婆看事情尘埃落地,也忍不住聊起了小儿子沈發的事情,沈發现在还住土屋子里,为了以后结婚需要,沈婆婆的意思是老大沈兴要出力帮忙盖房子。
“房子肯定要盖的,但不是现在,”
邹玉梅开口道,“我们拿下了县城里的机修所,准备改造之后,前部分开饭店,后半部分做裁缝铺,让小叔子来帮我们吧!”
“你放屁,”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