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宋陶(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金国的文武在宋朝官窑流传,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并不奇怪,推算时间的话,应该是宋金议和阶段,再精确一点就是岳飞北上伐金时期,他确实收复了不少失地,按照宋朝古制,收复失地后,所有的器具才会打上大宋纹印。”
“云雷纹,就是北宋官窑的印章,也就是我们大众熟知的防伪印章。”
“只不过,北宋末年,岳飞遭到佞臣杀害,原本收复的失地又重回金人的掌控,所以一批器具也就重新回到昔日爱好它们的主人手中了。”
听着沈峰的推测,黄老眸中闪烁着诧异之色。
他没想到,自己方才低估小觑的年轻人,竟然对宋朝历史如数家珍。
略显尴尬的黄老问道“那你说说看,这些陶器值多少钱?”
“这要看放在哪里了。”
“如果放在博物馆,便是无价之宝,确切的说这代表了宋金时期的历史,也是民族融合的证物,意义重大。”
“但要是把他们放在市场上的话,一件陶器的价格在五百万到一千万之间。”
“毕竟,现在的考古界,大多现春秋跟周朝后期的陶罐,以及秦朝跟汉代的陶罐,自唐之后,陶具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可是这北宋年间出土的陶具,就能够填补时代的空缺,考虑到那个战火连绵,饿殍遍野的年代,这样的器物能够这般完好无损的保存,却是少之又少。”
沈峰熟练的解析着自己的理解。
站在旁边的黄老也没有闲着,而是按照沈峰的提示,开始鉴定陶器上面的宋金痕迹。
直到他老脸颤栗,目光之中浮现出言不由衷的敬佩之色。
已然足够证明他对沈峰的说法非常信服了。
“沈先生,多谢你的提点!”
黄老彻底对沈峰出现了改观。
他不再低估沈峰,而是尊敬的以先生相称。
“沈先生小小的年纪,就对历史具备那么独到的心得。不知道你在哪里高就?”
“黄老你好。”
沈峰受到敬重,也对黄老表示了自己尊老爱幼的品德,当即说道“我没有什么工作,我在京城经营玉石坊。”
旁边的徐跟马援面面相觑,心想沈姑爷,那玉石坊是张总的,还没答应给你呢。
沈峰却全然无意。
黄老摩挲着胡须,依然保持着特有的好奇“就算你开玉石坊,那也应该对玉石了解甚多,这些鉴定陶器的知识,你又是从哪里学来的?”
“我属于自学成才。”
沈峰回答的极为平淡。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