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郝仁遇刺(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郝仁带着雷火生、马二哥和几十个卫兵回京时路过怀庆府。他回家住了几日,和春花相诉了离别之情,又拜见了岳父秦秀才,最后回了京城。
到京城后他写了一份奏表,把奏表呈给了皇上。
在金殿上皇上看了奏表后没有说一句话、他让魏忠贤把奏表念给大臣们听,魏忠贤看正过后惊了一身汗,但还是念了起来,他念道
“《求国魂疏》。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皇太祖起兵反元、皆因元不为民、民不聊生、民不生存者天下大乱、兵戈数十年方定大统。
太祖御天下、以民为本、势为国魂,天下久安二百载,实因国魂尚存。今民心思变,多因国无余粮救灾民与饿殍、化百姓之天难、国余粮不存、皆因田地半数赏于潘王。
潘王握地、无功于民、有害于国,未出半黍救民、不出半银戍边、久养者成国中之国,世外桃源、受国恩而不事国事,得福禄而不谋国安、拥地称王、于社稷益、于民有伤。
今臣请收潘王耕地还国、以充国虚,国虚者衰、久衰必乱,为治衰防乱再铸国魂,可当机立断、清改弊政、收潘地、充国库、立国威、为民安、再铸国魂。”
大臣们一听这秦表,如石破天惊一般,以往也有人议论说潘王封地太多对国体有伤,可从来没人敢大言不惭的说要撤回封地。这潘王封地是太祖洪武爷定的,他想让自己的后辈子孙个个做地主、那时的封地少,一般是几百亩、上千亩,最多的也是上万亩。到嘉靖皇帝后期变成了几方顷几万顷的封赏。都是朱元章的血脉,都可做地主,只不过有些做了大地主而已。这个弊政谁却知道,却谁也不敢提,更别说直接要求撤回潘地。
这郝仁太大胆了、虽说是新贵,又刚立了个大功,可也不能触碰皇族的底线啊!这《求国魂疏》写的太大胆了。
天启见大家交头接耳的在议论便等了一会后才问道
“各位臣子对郝仁的《求国魂疏》有何见解?”
大殿安静了下来,郝仁站在大殿之中一言不语的在等待。这些大臣平时上关于时政的奏表都会互通一下气,看有没有人支持,怕一个人孤掌难鸣。这种情况了可就展成了党派,东林党一个圈子,三合党一个圈子。
这郝仁哪个圈子也不是,突然上了这么一道奏表让大家都无法及时应对。还有个问题是大臣们猜不透皇上什么心事,也不知支持郝仁对不对,所以都不言。
天启见无人言,便问道“左大人,你说一下,郝仁的《求国魂疏》可行否?”
左光斗只得出列道“回皇上,郝大人的《求国魂疏》确实是针对朝廷弊政的改良妙药,从太祖皇帝起到现今全国所封潘地面积占全国半数田地,相当于减了一半税收。当朝国无余银、库无余粮、皆是此因、臣觉得郝大人此表为国为民,乃是富国良策。”
天启又问三合党的韩星河道“韩大人,你觉的呢!”
韩星河出列道“回禀皇上,郝大人所说的收潘地充国库的确是良策,可潘地是历代皇上所封赐给各王子王孙的私用田地,现在国库空虚就把潘地收回怕是于情理也不大通。所以臣不敢妄言,一切还请皇上定夺”
天启道“那韩大人可有什么治国良策?”
韩书星赶忙跪下道“愚臣无良策”
天启没让他平身。
问郝仁道“郝大人,你说说为何陕西平叛一回京,便要上书收回潘地?”
郝人道“回皇上,臣此次平叛了解到叛民实因贪官卖粮而起。但再往下追其原因,则是赈灾粮不足,亲王有粮不救济灾民,最后酿成大祸。今天陕西灾民上百万,当地知府上报赈灾粮所需百万石、可国无余粮只能调拨二万石救灾,这二万石实是杯水车薪。再者,当地亲王拥有二十多处粮仓,存粮有二百万石,可不舍的用于救灾。这种情况不在灾年显露不出,一但有灾情生,难免再生乱民之事。国无粮救灾、而有余粮的亲王不愿救灾、导致灾民为了活命暴乱、最终乱了国家,也害了亲王的性命,所以臣觉得收回潘地看似对潘王不公,实者对他们也是一种保护;于国于民于潘王都是一件好事、请皇上圣断”
郝仁这样一说好似撤收潘地也是救了各潘王、理由真的很充分。
天启道“各位大臣还有何话可说,今天议事可畅所欲言,朕不加罪任何人。”
在地上跪着的韩星河道皇上,这撤潘地之事有关国体有关祖制、不可唐突行事啊”
。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