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部分族人归家(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余生请笑纳
第二卷
第二十九章
o29部分族人回家
五月初真的下雨了,一年半来第一场雨,下的还不小,所有的人都疯了,笑着笑着就又哭了。
河里的水很快涨了起来,没多少天山上就绿了,接着又下了两场雨,夏久时托舒家人打听的,平安县也下雨了,许多人已经66续续往回赶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就是这个道理。
且大多数人背井离乡,哪里像在夏久时庄上这样舒服,人一个都无事,每家还挣了银子。
9家族人商量着准备回去了,明天就动身,早点回去还能种些什么,已经五月了,不能耽误了。
夏大山把三个庄子的三辆骡车加上李家的骡车,准备送这些人回去,四辆骡车加六辆牛车,刚好坐9家人,再说回去粮食已经吃的差不多了,主要是一些行李。
府衙给回乡的流民一家五两银的路费还有一些种子,大家伙昨天就领了回来。
夏久时送了各家1oo斤陈米和1o斤面粉1o斤大米,十家人都依依不舍,感动不已。
夏大江再次跟族人们打招呼,不管遇到谁打听久时杏子的下落,千万不能说,就是不知道,这多少也给后来杜家找他添了麻烦,当然这是后话。
9家人天不亮就走了,赶车的除了夏一高武,夏大江夏大海,还有庄子里找的精壮汉和练武好的半大小子。
来回就是十几天,刚好夏家兄弟俩也得回去看看,顺便把事情安排安排,毕竟再回家起码过年了。
留下来的族人跟庄户们起早贪黑守在地里,稻子种不了,但蔬菜可以种,红薯土豆可以种,这些除了吃,都可以卖钱,舒家大酒楼,只要庄上送的,只要质量好基本都收,当然前提是夏久时的人去送,不是什么人送都收的。
夏家庄大,除了一家分了一块菜地,山脚下可以一家开一亩荒地,随便你种什么。
春小麦还可以种一些,深秋就可以收,不影响明年的春种,妇人们还求着许娘子高娘子给哺上几只小鸡,几次去城里都找不到卖小鸡的。
杏子在空间里一只老母鸡一周就可以哺出3o只小鸡苗,七八天过去就哺出了两百个小鸡,九户族人原来每家已经有两三只老鸡了,现在一家又免费给了五只小母鸡,一只小公鸡,也就差不多了。
剩下的一百五六十只就全部放在开源庄养,桃源庄和桃花庄还得再哺出三四百只来,这些也是很快的事,且空间里哺出的小鸡基本很少死,各家也会种些苜蓿草,能喂鸡也能喂猪。
就是人吃都行。
好不容易旱灾过去,又是五月,夏久时每天上午让徐秀才上课,下午则带着所有的孩子们在庄上劳作,连最小的宝儿也得跟着做。
他可不想养些不事生产,提不起半桶水的无用书生来,除了文武,农忙时节总得亲身体验劳作的辛苦,每一口吃的都不是那么容易来的。
好在这些孩子包括两个堂兄,都没有长歪,都积极跟着做起事来,大的挖土小的点种,要种的东西太多了,红薯土豆,黄豆蔬菜,等等等等。
杏子带着徐娘子和一些半大的丫头,拿着空间里育的药苗在已经开出的山包上种,药苗一般都半尺高,各种药材都有,包括珍贵些的三七党参。
这一世的徐娘子比前世开朗不少,她大哥已经跟她说了,一旦机会到了,主子就会给他们放籍,自己这一代是做不了什么,但三代后的孩子们就可以读书了。
再也不会代代是官奴。
他们兄妹都是聪明人,好好做自己的事,不该打听的绝不打听,所以什么药苗果苗从哪来的,少奶奶的医术从哪学的,关她什么事?好好做事是王道。
第十二天,夏大江带着赶车的十个人回来了。
“久时,杏子,我们到家的第三天,去大山里的夏花子家,和去江南的长来长顺他们家都回来了,一个个瘦的不成样,好几个老的都走了。”
“我把我们这些人家的田地分给他们种了,临走也跟他们打了招呼,谁来打听都不要说,防止就不是汪老二本人,要是他托人来打听呢?”
“大伯辛苦了,您这些小心点好,虽然两家已经断了亲,但清儿以后得走读书这条路,尽量没有这些烦心事总是好的,大伯,您回庄子多歇几天,这些天大爷爷带大家做了不少事。”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