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余生的说说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章 刘皓为祖父迁坟(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这次考上秀才,夜夜梦见祖父想回家,大哥就想带着我们兄弟送祖父回老家安葬。”

向山长一惊,忙仔细问。

刘皓一一说了,这些没必要瞒着。

向山长看着夏久时,青松明月一样的少年,刚刚十六岁,上无父母长辈,一个人撑起了家,过了荒年,还过的很好。

是个很不错的少年郎。

“行,我准了你们俩的假,十月初过来上课,去吧,给你们的先生一张假条。”

“是,山长。”

高管家请人算了后天就可以动土,于是把一应东西准备了,后天一早挖了棺就走。

夏久时这次准备把家里几个孩子都带上,再带上高文高武夏一夏帆夏风夏顺,刚好两个马车装人,一辆骡车装棺木。

刘皓刘辙都要回去,这样家里又只剩下清儿宝儿,俩小的因为旱灾,一直没出过门,干脆一起带上。

到淮北府旺山县即使赶马车也得五天,因为棺木不好太快,刘爷爷刚刚走了一年,遗体也受不住快。

重新安葬后,刘皓兄弟还得在家守七天才能离开,这样起码二十天。

九月六号天蒙蒙亮,一行人带着起坟的工具来到城西郊二十里外的山坡上,一孤零零的坟立在那,简简单单的,没有拜台,没有松柏,只有一块小小的碑,上面写着刘皓兄弟还有他父亲的名字。

刘皓刘辙跪地大哭。

夏久时心里也很难过“二弟,你带三弟快起来,时辰已经到了,咱们快些起棺,也好早点让刘爷爷回老家入土为安。”

一个时辰后,棺木套上高管家买的棺套,被抬上前两天特地加长的骡车,四周垫好。

坑已经重新填满土,一切仿佛从没有葬过一个离家的老人。

夏风刘皓赶骡车,因为骡车上是棺木,刘皓是长孙,得在前面为亡灵引路回家;高文高武赶一马车,车上是夏久时杏子带三个孩子;另外一辆马车坐着夏一夏帆夏风,车上主要是行李和粮食,刚好十二人。

夏久时觉得这些人够了,如今灾年已过,流民基本都已经回家,十二人中除了杏子还有三个孩子武功差点,剩下的不能说是高手,但每人都可以对付几个普通的大汉,就是杏子和孩子,也都不错,毕竟两年来从没有断过练功。

这一路是不打算住客栈,客栈不会愿意这样的客人,所以两个帐篷和草料还是放在车顶上。

车厢里铺上两床旧被子,三个孩子就坐在上面玩,刘辙本是很伤心,可两个弟弟一哄,时间长了也就忘记了悲伤,三孩子躺在被上吃着果子。

空间里种了十棵葡萄,十棵石榴,一棵桃数一棵梨树,上面不同于庄上的,挂满了果。

夏久时现在已经知道,空间里的果树也是一年挂果一次,既然这样,果子也不着急摘,吃一个摘一个,不会掉也不会坏。

出前,他悄悄的摘了一筐放粮食一起,那些给其他人吃,自己这里也在车座下面的柜里放上一点,真的是一点点,不过做做样子,每次拿水果还是他自己。

九月的天早晚已经有些冷,白天却有点热,但越往北会越温度低,所以夏久时让所有的人都带了薄袄,薄被。

走的是官道,中午就在路边小林子边歇脚。

骡车放的稍微远点,多少有些气味,幸亏高管家买了上好的棺套,刘皓带刘辙去嗑了头烧了纸,并上了一个馒头一个果子。

这次出来没有带高云,高云今年已经十二岁了,如果跟夏久时一个车不方便,跟其他男孩子也不行,所以换成了高武。

高文已经给他们安排了夜里值班,上半夜两个,下半夜两个,第二天白天轮着休息,这样每人都不会很辛苦。

出前,夏久时给他们六人一人了五两银,算是外出的补贴,其实外出不会让他们花一分钱。

几个人心里也很喜欢,他们最大的是夏一,今年二十一岁,最小的是高武,十五岁,其他几个都在十六七,多存银子,将来成家总是好的。

高文已经定了兰花,夏一也说好了针线房的一个姑娘,几年之后应该都会成家。

杏子中午焖了一大锅干饭,上面蒸了干菜和鸡蛋羹,他们这些天也陪着吃素,但鸡蛋不要紧。

而刘皓兄弟这次则重新吃三个月的素。

庄上现在伙食不错,肉是不好买,但隔三岔五的,夏一他们会去后面的大山打些猎物,吃一些熏一些,多了也卖些给舒家酒楼。

“久时哥哥,你怎么带了那么多粮食,咱们十二人算二十天,最多三百斤,我看你带了六百斤。”

“杏子,多带些不过是给些给隔壁的人,让他们帮着刘家的祖坟,现在粮食还是很紧张,上半年基本都是红薯土豆,米却是得明年七八月才能收。”

“哦,知道了。”

不远处的刘皓红了眼睛,他家在当地没有实在亲戚,不过跟村长家处的不错,村长家的小儿子就是跟他爹一起出去的,但他家四个儿子,许多孙辈,如果能给些粮食确实是好的。

已经欠大哥许多,就多欠些吧,这辈子慢慢还了。

喜欢余生请笑纳请大家收藏余生请笑纳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