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第3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霍景打帘进屋时,鼻尖便嗅得一片苦涩药味;耳旁则传来接连的咳嗽声,仿佛要将心肺都咳出。青帘后,曹氏的丫鬟纷儿正端着药碗,仔仔细细地吹着药。
“太妃娘娘,趁热喝了,药才管用。”
纷儿将一勺药吹凉了,正想喂给床上的曹氏,便听得耳旁传来男子的沉稳脚步声。纷儿一回头,瞧见霍景,吓得药碗都险些没拿稳。
“见过王爷!”
纷儿连忙放下药碗行礼。
床上的曹氏虚弱地抬起头,一边咳嗽,一边道:“景儿,你来了,怎么也不让门外的丫鬟通报一声?咳咳…叫你看见母妃这般形容,当真是丢人了。”
霍景见曹氏虽在咳嗽,但面色红润、嘴唇泛光,心底便起了讥笑之意。
从前曹氏与母妃争宠时,便爱用这招;装起病来惟妙惟肖,哄得父王心疼不已,彻夜陪伴在身旁。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曹氏还是爱用这招。
“曹氏,薛家的定亲信物,是怎么一回事?”
霍景冷声问道。
曹氏拿帕子擦了擦嘴角,重拿起念珠,软声道:“这事儿?是薛阁老来为他的孙女说亲,母妃想着,景儿你年岁渐大,确实该成家立业了;且那薛大小姐母妃是见过的,相貌如仙女似的,人也端庄娴雅,恰是个做宁王妃的料子。……咳咳…”
咳嗽一阵后,曹氏捻着佛珠,道:“母妃看那孩子喜欢的很,便与薛阁老商量着,口头定了这门亲事。等景儿你来了,再和你商量六礼的事儿。”
霍景寒着面目,道:“你倒是有能耐,自己做了主。”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天下皆是如此。不成家立业,本就是不肖。”
曹氏露出一道笑,平和道,“更何况,母妃我因着心疾之故,缠绵病榻。你若还要为了亲事顶撞母妃,那便是真正的不孝顺了。”
病中的母妃,为孩子定下亲事,这是多么天经地义的事情。哪个做人儿子的,胆敢违逆病中之母,那便是真真正正的大不孝。
若传了出去,整个京城的人,都会嚼起宁王的口舌。
想到此处,曹氏的笑容愈发淡然从容。
床榻边的霍景冷眼看着曹氏,眸色愈发寒冷。他只简单道:“将信物退给薛家,本王可当此事不曾发生。”
曹氏蹙眉道:“景儿,这可不成。要是让薛大小姐名节受损,那母妃心底过意不去。”
“你倒是有闲心担忧薛大小姐的名节。”
霍景的唇角,慢慢浮现出没有温度的笑容,“你不愿将信物退回去,那也成。那本王便将你连带着信物一起送出京城——本王在北地边疆有一处宅子,北地虽四时常寒,终年冻雪,不过风光极好。你便在那儿,带着信物安度晚年可好?”
曹氏一怔,捻着佛珠的手骤停:“景儿,你是什么意思?你要将母妃再赶出京城吗?你如何敢?太后娘娘定不会答应的!”
“届时本王亲自送你上马车,再命三军相护,直驱北地。”
霍景负手,剑眉挑起,“太后?她能如何?”
曹氏的手颤了下。
三军相护,那岂不是与押解无异?纵使太后心有不满,但太后也只是深宫妇人,如何从军队手中将她带出?
曹氏硬着头皮,重展闲适笑容:“景儿,你敢这样大张旗鼓地将病中的母妃赶走,就不怕落人口舌?京中多少百姓,一人一口唾沫,也能将宁王府淹死。不孝者,天下皆诛。纵是你堂兄为帝王,照旧对太后娘娘毕恭毕敬。”
她紧张起来,连假装咳嗽都忘记了。
“落人口舌?”
霍景仿佛听到了个天大的笑话,满目嘲意,“你以为,本王会在乎那些虚浮之物?骂便骂了,与本王何干?陛下手掌社稷,为定民心,自要为天下表率。可本王屠遍疆野,还要这些劳什子浮名做什么?”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