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番外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节(第2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他乐起来的时候,脸颊红扑扑的,让人更想揪揪他了。

午后,裴少津留在徐府温习功课,裴少淮言道:“府学里也在办浴沂会,我需得过去一趟,免得叫人诟病。”

……

顺天府学里。

裴少淮先与江子匀等同仁去教谕房里行礼送上祝语,随后来到明伦堂,里头十分热闹,学子们正在或是在摇魁星、或是在摸彩,也有学子在作折柳吟,总之各得其趣。

裴少淮与江子匀找了个位置坐下,静等今日最后一个环节——由宋山长出题,众人破题。仅破题,不作文章,由此来比较谁的破题最巧最妙。

这是顺天府学浴沂会的老传统了。

没等多大一会,宋山长笑吟吟走进来,众学子起身行礼,宋山长没有像往日一样束着学生,说道:“今日浴沂会不是上课,你们可随意一些,也可低声交流,不必拘着。”

一位年长些的秀才起身,言道:“请宋山长出题。”

宋山长正襟危坐,洪声言道:“今日出题‘雨’,请诸位破题。”

今日破题毕竟比的是谁更巧谁更妙,而非正经做文章,裴少淮想起两句诗,其一是王昌龄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表达游子思乡之情,其二是诗圣杜甫赞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于是心中有了想法,遂下笔写道:

破枕上之客心,救田间之农苦。

客游在外,见到沥沥细雨不免思乡心切,泪湿了枕。田间百姓,批蓑衣戴笠帽,迎着细雨在田间耕种,只为一年收成。

裴少淮取了这两层意思。

江子匀也写完了,凑过来一看,点头赞叹道:“淮弟破题之妙,今日应当有些把握可以取得魁星。”

第46章

不过半刻钟,诸位学子都已经完成破题,在纸条的末尾填上自己的名讳,交予助学官。

宋山长带着几位老学究当众品评,每每遇见精妙的破题,便会诵读出来,与众人同乐,再交由善书法的学子大字誊抄于卷上,悬于明伦堂两侧。

裴少淮的破题被宋山长选中,诵道:“破枕上之客心,救田间之农苦,善!句中无雨,却能叫人品出异客一片冰心,亦可见农家耕辍于春雨中以事农桑之苦,字字朴实,寓意有细有广,破题之妙应为上乘。”

又道:“此句出自宛平县裴少淮。”

裴少淮起身领评,拱手作揖,道:“学生领山长指教。”

堂内学子纷纷投目而来,眼神中并无太多诧异,裴少淮院试案首、岁考第五,虽不是名声大噪,但在府学内也算小有名声。

随后,又有数位学子受评,妙则妙矣却不及裴少淮之句,直至宋山长又诵道:“腾龙汇四方云雾,寰宇草木尽沾恩,善!好一句皇恩浩荡,良臣如云,天下苍生惠于皇恩。”

可见宋山长脸上露出大喜之态。

此句妙在将雨露比作皇恩。若是写完全文,必定是一篇歌颂天子的上乘文章。

宋山长又道:“此句出自大兴县陈行卿之手。”

陈行卿,锦昌侯府嫡长孙。都是京都城内的勋贵人家,裴少淮自然识得陈行卿,与其有淡水之交。

与景川伯爵的没落有所不同,锦昌侯府如今势头正盛,陈行卿的祖父、父亲皆在朝为官,虽不是中枢职务,却也顺利将锦昌侯府由单纯的军功之家与清流相合。

在京都城里,锦昌侯府堪称勋爵人家里遵规守矩的典范,不向王公贵族攀附,也不同侯伯之家结派,只守住家中“一亩三分地”

,祖训不得奢靡、不得骄纵,故此屡屡得到圣上的赞赏。

如今到了陈行卿这一辈,料想也是走科举入仕之道,而后谨听圣谕。从“腾龙汇四方云雾,寰宇草木尽沾恩”

一句,也能看出陈行卿作为锦昌侯府嫡长孙的几分性情。

评比结束,“魁星”

毫无意外落入陈行卿囊中。裴少淮居于第二,顺天府学奖赏了一方砚台。

江子匀惋惜道:“淮弟输不在破题巧妙、立意高远,有些可惜了。”

裴少淮不甚在意结果,轻松笑笑,言道:“一场寓教于乐的小比而已,没甚么可惜的,这方砚台可比那尊魁星像实用多了。”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